1949年2月20日,河北唐山的一些村民一大早就聽到附近的河灘傳出了大的動靜,眾人急忙跑到那里查看情況,眼前的一幕讓大家目瞪口呆,只見一架飛機停在了河灘上。
膽子大點的村民上前查看,發現飛機上的駕駛員陷入了昏迷,當眾人打開機艙一看,眼前的景象讓大家傻眼了,只見這里面裝滿了銀元。
由于這一帶都是解放區,村民立即把情況報告給了解放軍。部隊的領導不知道飛機的情況,便先將人送到了醫院,直到幾天后,這位剛剛蘇醒的飛行員楊寶慶才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解放戰爭后期,蔣介石為了給自己的未來鋪路,開始大規模轉移在大陸的資產。由于解放軍缺乏空軍以及防空武器,空中運輸便成為國民黨轉移財富的重要方式。
從1948年開始,國民黨集中了大量飛行員與飛機,成批運輸各類財物。楊寶慶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了運輸隊伍。
楊寶慶出生在河北曲陽一個農民家庭,抗戰爆發后,一家人逃到了河南。可一路上大家吃了不少苦頭,家里的錢也用得差不多了,家里人為了保住希望,便將剩余的錢財都用來供楊寶慶讀書,其余人基本回到了老家。
楊寶慶理解家人的苦心,他決心努力學習報效國家,后來他打算從軍抗日。1942年,楊寶慶聽到了空軍軍官學校招生的消息后非常高興,他立即報了名,由于他的各項條件都很不錯,最終成功考入了第16期。
自此,楊寶慶成為空軍的一員,他先是在云南學習外語,之后又與其他學員一起,先后在印度、美國等地深造。
經過了幾年的學習,楊寶慶等人終于回國,他被分配到了重慶中美混合團3中隊效力,正式成為空軍的飛行員。
由于前線形勢緊張,楊寶慶很快就駕駛著B-25奔赴一線與日軍作戰,他先后在武漢等地與日本空軍多次交手,立下了諸多戰功。通過戰火的歷練,楊寶慶逐漸成為一名精英飛行員,可抗戰勝利后,他卻發現蔣介石又挑起了內戰。
楊寶慶對此非常不滿,但自己又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被卷入了戰爭,好在他只是被分到了運輸中隊,基本沒有參加過什么一線作戰。
1946年,楊寶慶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還得到了調到北平工作的機會,一家人的日子有了起色,可沒想到兩年后,他被征入了赴臺運輸部隊中。
國民黨為了控制他們,還將他們的家人都遷到了臺灣,楊寶慶對此非常不滿,他也有了要棄暗投明的想法。
1949年2月18日,楊寶慶被派到了西安執行任務,恰好自己的姐夫也在部隊中,他便找到了姐夫商議此事。他的想法得到了姐夫的支持,楊寶慶便決定找機會投奔解放軍。
他正好負責財物運輸工作,有姐夫的幫忙,他在次日夜里悄悄潛入了機場,成功搞到了一架C-46型運輸機。趁著哨兵沒有防備,他順利駕駛飛機朝著北京的方向飛去。
一路上飛機都飛得相當順利,可沒想到機上放的是國民黨打算轉移到臺灣的巨量銀元,這讓飛機的油耗不斷增加,而飛機也在途中不幸迷航。
楊寶慶估計著飛機已經很難順利到北京,他只能先找地方迫降,飛機來到唐山上空的時候油量已經耗盡,幸好楊寶慶靠著自己的技術,成功在河灘上迫降。
由于降落的沖擊,他受了一些傷,還好附近村民及時發現了他,他得到救治后很快就康復了。事后,負責接待他的領導還以為飛機上是他的財富,楊寶慶則表示這些銀元都是屬于國家的。
眾人得知了他起義的經過,對他非常佩服,要知道他這一路上但凡有一點失誤都會沒命。楊寶慶則克服了這么多困難,順利把這筆重要的資金交到了國家手上。
棄暗投明后,楊寶慶也立即與臺灣的家人聯絡,由于他早有安排,他的妻子帶著孩子們在楊寶慶朋友的幫助下,利用運輸工作的機會成功回到了大陸,順利與楊寶慶團聚。
組織對楊寶慶的事情非常重視,不久之后就安排他們夫妻進入了華北航空局,自此他正式成為新中國空軍的一員。由于駕駛技術出色,又有著豐富的經驗,楊寶慶還帶領航空隊參加了開國大典。
此后,楊寶慶一直在空軍中擔任著重要角色,長期負責護送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工作,后來他還參加了支援進軍西北的任務,榮立了二等功。
1956年,楊寶慶轉業被分到了四川重工業廳工作,到了80年代,楊寶慶以正廳局級待遇離休,后又擔任了省政協常委。
在空軍服役的這些年,楊寶慶還為新中國第一代女飛行員的培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也因此在空軍的發展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