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國首次在南海東部海域勘探發現深層-超深層億噸級碎屑巖大油田——“惠州19-6”油田,這是中國油氣勘探史上的重大突破。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卻滲透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1993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是一個石油純進口國,今時今日中國還有50%以上的石油能源是要依賴進口的。所以找油田是中國的石油勘探團隊一直持續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務。
那么這次惠州19-6億噸級的油田到底是怎么發現的呢?今天我們要跟隨勘探團隊一起到正在持續勘測的海上鉆井平臺一探究竟!一個多月前,這個平臺就曾經參與過惠州19-6油田的勘探。
乘坐直升飛機大約一個半小時,攝制組抵達了距離深圳約200公里外的海上作業平臺——南海二號,這里正在進行石油的勘探工作。
到達平臺的第一站,是接機室,在這里首先要完成安全監督為我們準備的安全課程,然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船員”。
每一位進入平臺的人員都會領到兩枚寫著自己名字的T型卡,名字后方的數字代表著緊急逃生時需要用到的逃生艇編號,標著備字的代表備用逃生艇。
換上勞保服,插上自己的T型卡,我們就開工啦!
“南海二號”鉆井平臺總監 廖龍:
我們相當于找油的先鋒隊,我們這個平臺是一個移動式的平臺,在這個井位打完之后,我們會通過起錨,然后移位的方式,轉移到下一個戰場,然后繼續接著找油。
如果把這個勘探平臺比作一艘船,那廖龍就是這艘船的船長,也是這個作業平臺的總負責人。
“南海二號”鉆井平臺總監 廖龍:
這里就是我們鉆井平臺的主體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陸豐區域的探井作業,在我們的甲板上面有很多的套管,我們就會把甲板上的這些套管下進去,下進去,然后形成一道井底的一道屏障,我建立了一個通道,油氣運營的通道,然后我們的鉆具是從這個通道中間輸送下去,地層里面的巖屑、油氣都是從這個通道里面。
攝制組到達平臺時的,平臺的勘探深度已經達到3800多米,屬于深層勘探,還遠遠沒有達到這次勘探的目的層,等這批管子收上來后,還要繼續往更深處4500米超深層勘探作業。
3800米是什么概念呢,廣州塔小蠻腰的高度大約在600米,3800米的鉆井深度相當于足足6個廣州塔的高度。廖龍說,要把這100多根鉆具全部收回來,至少要一天一夜。
而工程師們之所以能夠出海設立平臺勘探,并發現億噸級的超大型油田,也要得益于實驗室這里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選定了有利勘探的區域,而后才使用鉆井平臺開始實地勘探。
南海東部石油研究院惠州勘探室工程師 宋朋霖:
前面會做充分研究,因為打井的成本很高,要運用一些資料,然后進行精準計算,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個地方具備大規模生油條件,才會做進一步勘探。
船員生活大揭秘!
船上所有的水電都自給自足。
造水機房
柴油發電機
24小時理療
洗衣房&專人洗衣服務
因為工作屬性特殊,遠離陸地,作業人員一待就是28天。廖龍說,他從業13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海上,對于缺乏對家庭的陪伴也時常感到遺憾,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更珍惜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時光。
“南海二號”鉆井平臺總監 廖龍:
我雖然在家里的時間短,但是我很珍惜每次回去的時間,我在家里基本上不會動手機,哪怕工作的電話我也不會管了,等我這邊手里的事安排好了,我才會出去去處理,我從來不在家里處理我的工作事。
幾千米的地下究竟帶回了些什么?
這個鉆井平臺究竟有沒有新的發現?
今晚《發現大灣區》,
跟隨攝制組一起出海,尋找答案!
制作人:龔赟
編導:胡可欣
編輯:胡可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