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明5月14日電 (雷朝良)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由十余位老知青組成的福州音夢電聲樂隊在福建省尤溪縣下村村知青影院奏響《紅歌連奏》。激昂的旋律瞬間將觀眾帶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5月13日,福州音夢電聲樂隊在下村村知青影院表演。雷朝良攝
作為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下村村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文化的鮮明印記——斑駁的標語、泛黃的日記、老式農具和珍貴影像,靜靜訴說著當年的故事。據城關鎮副鎮長盧煌道介紹,該村通過活化知青文化、創新非遺傳承、融合現代藝術等形式,成功打造“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我們讓藝術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盧煌道說。
尤溪縣正積極探索“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2024年,該縣創新推出文化特派員制度,首批10名特派員入駐10個文化特色村,通過開展宣傳文化活動、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培養宣傳文化人才等方式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5月13日,半山村的一條巷子。雷朝良攝
走進同屬尤溪縣的半山村,文藝氣息撲面而來。微雕藝術館、新知青藝社、汶潭農民樂隊等文化載體,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藝術蛻變。來自杭州的文藝工作者周青、洪緯夫婦被這里深厚的朱子文化底蘊和古建筑吸引,2020年他們將一棟明清古民居改造成“新知青藝社”,成為鄉村文化創意的孵化器。
“我們想為鄉村孩子打開藝術之窗?!敝芮嘟榻B,他們不僅開展民樂、舞蹈等公益培訓,還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孩子們觀察自然、創作手工藝品。近年來,已有2000余名大學生來此開展藝術研學,為鄉村注入青春活力。
村民蕭興華感慨:“以前孩子總玩手機,現在跟著周老師學畫畫、做手工,既安全又長知識?!边@種變化正是半山村“藝術點亮鄉村”實踐的生動寫照。
作為閩學之源、客家祖地,三明市近年來深挖鄉村文化資源,打造“朱子故里”“萬壽巖遺址”等文化品牌。2024年,全市舉辦文化惠民活動1700余場次,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超2萬場,《城關記憶》等文藝作品廣受好評,一幅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的鄉村新畫卷正在這里徐徐鋪開。(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