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消息說,由于不斷有網友舉報,艾芬及其關聯賬號被全網封禁,原因是其長期發布不實信息、造謠抹黑他人,且經法院多次判決敗訴仍持續違規。此事讓人頗為感嘆,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1
艾芬醫生在抗疫中名聲鵲起,一度獲得不錯社會風評。然而,她遭遇與武漢愛爾眼科醫院一場醫療糾紛后,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維權,逐漸“走火入魔”,成為了公眾人物的負面典型。
這場醫療糾紛,其實并不復雜,艾芬在愛爾眼科做了白內障手術,手術后5個月艾芬的視網膜脫離,艾芬將此歸咎于手術的失敗,而給艾芬做手術的王勇醫生則辯稱,艾芬的視網膜脫離與手術沒有關聯。
每遇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往往各執一詞,這也倒正常。而要澄清這樣的爭議,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進行醫療鑒定,讓利益超脫的第三方,用專業權威的調查,來還原真相,定分止爭。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艾芬一開始就拒絕走醫療鑒定,而是借助自己在公眾中的號召力,對愛爾眼科及其員工展開無休無止的網暴,這場網暴時間持續之長,烈度之高,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所罕見的。
愛爾眼科本著對艾芬的尊重,出于息事寧人的考慮,不僅一再忍讓,而且主動與艾芬聯系商議進一步診療方案,提出和解的方案,但是,這在艾芬眼里,對方似乎是軟弱可欺的,于是變本加厲。
艾芬及其支持者在網絡上肆意謾罵愛爾眼科及王勇醫生,王勇醫生等人描述為“虛偽專家”“高學歷騙子專家”“撒謊不眨眼的醫療詐騙犯”;是王勇“挖走了我(艾芬)的眼珠子”。
然而,網絡上不是誰的喉嚨大誰就有理,2021年,相關部門針對艾芬的書面控告,組織了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醫院的中國最頂尖眼科專家,對武漢愛爾進行調查。
結果并未發現艾芬的手術本身存在問題,當相關部門將權威調查結論郵寄給艾芬時,艾芬的態度固執而激烈,干脆拒絕接收該信件。
2
為了打倒愛爾眼科,艾芬及其支持者變著法子,炮制各種所謂“猛料”,吸引輿論的眼球。
一開始,艾芬聲稱,愛爾眼科2021年1月4日發布的關于其診療過程的核查報告使用的術前、術中和術后圖像存在“偽造”“造假”“修改”等PS情形,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道,輿論優勢迅速倒向艾芬一方。
但是,愛爾眼科將艾芬指責的“問題”照片送至天津迪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結果顯示:這些圖片“未經過加工篡改處理”。也就是說,艾芬指稱的圖像被PS的情形根本不存在。
這個謊言破滅后,艾芬接著指責愛爾眼科拒絕提供病歷資料,然而事實卻是,愛爾眼科對于的艾芬要求全部答應并承諾配合,希望艾芬快點拿到病歷資料后,雙方依法解決問題,是艾芬自己遲遲沒有行動。
倒打一耙未成,艾芬又腦洞大開,發布了一張標注“艾芬20.5.26之前的眼睛”和“艾芬現在的眼睛”的眼部對比圖,稱自己根本沒有白內障,并直指武漢愛爾為騙錢摘除了她正常的眼睛。
后經湖南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后證實,“艾芬20.5.26之前的眼睛”圖像是經過剪切并復制處理后形成的雙眼圖像。也就是說,這張照片中的右眼圖像是偽造的,是剪切復制左眼圖像后水平翻轉再拼接而成。
3
艾芬的支持者中,有一名叫陳果的武漢女子,她的加入讓艾芬可謂如虎添翼。
陳果跟艾芬一起,對廣州愛爾眼科醫院的李劍華醫生,進行了觸目驚心的造謠和攻擊。
艾芬和陳果(網名@我是佩兒)
陳果、艾芬先一口認定李劍華沒有醫師資格證,李劍華將醫師資格證亮出來了,她們又說證件造假,此事鬧上法院后,當李劍華拿出自己的學歷證書,證實自己醫師資格證的申領毫無問題,陳、艾兩人說李劍華的學歷是假的。
李劍華拿出學信網的認證,陳果、艾芬說是假的,稱李買通了學信網。李劍華畢業的西安交通大學調查后認定,李劍華的學歷沒問題,陳、艾兩人對西安交通大學展開攻擊,稱校領導被收買,幫李劍華造假。
陜西省教育廳接到陳果的舉報后,也進行了調查,認定李劍華的學歷沒問題,陳果、艾芬還是不認,繼續向教育部舉報。教育部認定李劍華畢業證沒問題,陳、艾兩人照樣不認,繼續向廣州警方舉報。
廣州警方成立專案組,專家和刑偵專家到西安交大提取了原始印章,到長沙提取了李劍華的醫師資格證原始檔案,并委托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最終做出結論,李劍華的畢業證完全是真實的。
這下,陳、艾二人火更大了,危言聳聽地說,廣州警方在包庇犯罪。
最終,法院判決李劍華勝訴,陳、艾二人照樣不買賬,每天以數十條微博的頻率日以繼夜地攻擊李劍華、攻擊司法人員、攻擊司法。
李劍華一案中,陳果和艾芬二人的頑固、偏執,幾乎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在他們眼中,凡是與他們意見不合的,就是造假,就是有黑幕,為此,他們甚至不惜隨意詆毀司法機關的權威。
最可憐的還是李劍華醫生本人,為了自證的清白,承受巨大壓力,窮盡一切手段,搞得自己狼狽不堪,其家人也遭受莫大的困擾,她妻子被診斷患上了焦慮癥。
艾芬及其支持者對愛爾眼科及其員工攻擊,讓對方不堪其擾,許多員工被迫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這些案子判下來,無一不是艾芬及其支持者敗訴。
但面對一次次敗訴,艾芬及其支持者不僅未有所反省,反而塑造自己“受害者”的角色,利用這些訴訟進行炒作,贏得許多不知內情的網友的同情。
4
互聯網當然不是法外之地。艾芬及其支持者如此毫無底線在網絡散播謠言,抹黑企業,抹黑醫護人員,抹黑行政和司法機關,使得他們自食其果。
2024年,艾芬的微博賬號被禁言,雖然艾芬團隊不斷通過注冊“轉世賬號”,繼續操控輿論,但聲量越來越小,如今,艾芬及其關聯賬號被全網封禁,說明她越來越難以在網絡容身,艾芬所營造的“維權神話”已經破滅。
我覺得,艾芬的大起大落,在當下這個時代,至少有著兩個警示價值。
其一,身為公眾人物,需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公眾人物沒有法外特權,恰恰相反,公眾人物理當是遵守職業倫理和遵守法律的示范,身為醫生的艾芬,連醫學倫理都不遵守,連法律都不放在眼里,實在辜負了公眾的期待。
公眾人物當然可以維護自身權利,但維權要拿證據說話,而不是一廂情愿,被“受害者心理”所裹挾。維權一旦走向偏執,手里拿著錘子看什么都像釘子,黨同伐異,肆意攻擊,這樣的維權必然“走火入魔”,給自身帶來反噬。
艾芬自詡自己為“受害者”,但是面對愛爾眼科及那些無辜員工,她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加害者”。公眾人物如果缺少一份敬畏之心,濫用社會給予他的聲譽和能量,對于他人,對于整個社會的傷害將是巨大的。
其二,民營企業的弱勢和無奈,在艾芬一案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面對艾芬及其支持者的造謠和圍攻,愛爾眼科幾乎難以抵抗之力,即便贏了官司,也輸了輿論。
雖然如今被艾芬全網銷號,但是艾芬及其支持者所做所為對愛爾眼科造成的種種困擾和傷害,已經是難以挽回了,艾芬及其支持者賬號散播的那些謠言,并不會因為賬號的消失而消失。
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的發展,一個健康的輿論場,是至為關鍵的。要保護民營企業的信心,必須向那些污名化民營企業的聲音“說不”。
民營企業當然可以批評監督,但這樣的批評監督,理當建立在事實和法律基礎之上。捕風捉影,甚至惡意散布謠言,對民營企業進行攻擊和詆毀,理當及時制止,讓當事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魚眼觀察作者簡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