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和債市在“冷”與“熱”的不斷交替中,普通人該怎樣“保住錢袋子”?
5月7日,國新辦就“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十項措施,堅定維護匯市、債市、股市平穩運行。
在經歷了前段時間美濫施關稅的“黑天鵝”,以及本輪超預期的“貨幣政策”,股市和債市“冷”“熱”交替不斷,讓投資者也困惑:后市如何保住錢袋子”?
深耕區域,強化對公“護城河”
銀行業“新舊”更迭,對公重回C位,扛起增長大梁。
從發布會當天的市場表現來看,早盤股市受政策提振集體大漲,多個板塊掀起漲停潮,之后三大股指紛紛回落,尾盤則再度拉升全部收漲。相比之下,債市短端利率有所下行,長債利率卻是不降反升,反應略顯“平淡”。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4月3日美國宣布征收對等關稅后,股市和債市的表現。
在美濫施關稅下,4月5日,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4月7日,全球股市巨震。同樣是從4月3日開始,國內債市就迅速反應。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觀測指標,公開數據顯示,到4月7日一路下行至1.63%,4月8日和4月9日雖有小幅回升,分別報收于1.66%和1.65%,但仍處于低位區間,整體表現強勢。
不過,可以看到,在內外不斷變化的形勢中,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判斷,債市是當前必要的避險工具。
事實上,春節以來,債券市場主線交易邏輯一直圍繞資金面展開。市場對央行進一步寬松貨幣的預期與持續收緊的市場流動性構成較大預期差,致使債市出現窄幅波動行情。美國“對等關稅”的出臺,讓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升溫,投資者風險偏好逐步由權益類風險資產轉為債券類避險資產。
隨著政策落地和關稅談判進展,國內市場信心進一步增強。后續市場目光將進一步聚焦經濟數據表現,以及資金面變化。
主流投資者仍積極尋求穩健回報
可以看到,4月以來,許多機構投資者連續發聲,將繼續增持ETF,后續充分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為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而另一部分投資者們則將目光轉向債券ETF,尋求更穩健的回報。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上證公司債ETF(511070)近兩個月以來基金份額一路攀升了近1.3倍,流通規模增長了37.56億元,市場熱度一直持續。
上證公司債ETF(511070)的標的指數為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從歷史表現上看,自基日以來截至5月12日,指數的年化回報率為4.12%,遠超中債綜合全價指數1.19%的年化回報。
據來源:wind,時間截至2025.5.12,滬做市公司債指數代碼:950245.CSI,基日:2022.6.30。指數歷史表現不預示未來,不代表基金業績。
今年以來,投資與消費構成的內需持續修復,推動經濟加快復蘇。從高頻數據與先行指標來看,一季度制造業投資與基建投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持續升溫。展望二季度,經濟運行面臨更多挑戰,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加快釋放內需潛能。
伴隨著增量資金不斷涌入債市,把握好本輪債市走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內外形勢合力推動投資品類火爆
需要強調的是,基準做市公司債是交易所按一定標準篩選出來的信用債。這些債券規模較大、信用質量較高,在主做市商的持續做市下表現出相對更強的流動性。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跟蹤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的ETF,信用風險相對更低、跟蹤效率相對更高,是非常便捷的工具性產品。
以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511070)為例,作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既可以在一級市場以“一籃子”債券來申購、贖回債券ETF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直接買賣債券ETF份額。
這類產品的底層資產均較清晰透明,組合風險也是嚴格可控。如上述產品當前成份券主體信用評級均為AAA;發債主體中央國企合計占比超99%。而基金管理人則嚴密監控持倉債券并通過分散化投資方式,盡可能降低信用風險。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截至2025.5.12。
需要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全球債券ETF總規模為2.3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1.56萬億美元(占比66%),是債券ETF最主要、最成熟的市場。而截至2024年12月初,國內債券ETF總規模已升至1511億元,創歷史新高。
公司債ETF的火熱既是國內債券市場長期發展的結果,更是近期內外部經濟形勢走向的合力。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