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青城論道 低碳能源共生發展”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深圳市盛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斌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面臨體驗與成本兩大核心挑戰,制約著市場滲透的速度。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歷史性跨越,而2026年800V平臺車型預計將超450萬輛,這背后隱藏著車主與運營商的雙重痛點:一方面,充電體驗的割裂性日益凸顯。2022年250A車型占比65%,但到2025年將驟降至42%,400A及以上車型份額則從12%躍升至45%,傳統充電場站的功率分配機制已無法匹配超充車輛爆發式增長。
深圳市盛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斌主題演講
針對這些結構性矛盾,盛弘提出"想快則快,新質立省"的光儲充放一體化解決方案。該體系通過“一站一堆一共享架構”實現最大2.4MW功率動態調配,采用模塊化設計兼容250安至1000安全系終端,既可滿足城市充電站、高速服務區等場景的按需配置,又能通過“即插即”走技術達成99%充電成功率。在成本端,40kW模塊的內置交流器實現待機零功耗,單樁年省電費超2萬元;而“平滑演進”理念支持場站無縫升級。原有250A終端可替換為1000安超充模塊,光伏、儲能及V2G設備也能即插即用,避免重復建設。
儲能系統的深度融合將會進一步釋放充電場站商業價值,郭斌解釋道,該模式將同步實現,待機零損耗、光伏零棄光、能源零并網、功率零超限,通過變壓器與儲能的協同設計確保系統穩定。以深圳某場站配置410kWh儲能柜為例,日均1.8次充放電、年運行350天、系統效率86%的條件下,十年周期可增收151萬元,完全覆蓋設備成本并創造超額收益。
“青城論道 低碳能源共生發展”大會現場
郭斌表示,盛弘現在在全國已經布局超過500個兆瓦級充電站,北至齊齊哈爾,南至海口,70多個城市都有兆瓦級充電站,并不全是光儲充一體站,且具備平滑升級的潛力。面向未來,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的深度耦合已成必然趨勢,盛弘將通過動態功率調配、峰谷套利與分布式能源管理有機結合,為破解行業痛點提供可復制范式,共同推動低碳能源轉型邁向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