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明月鏡片(SZ301101,股價52.00元,市值104.79億元)召開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謝公晚、總經理謝公興在股東提問環節就明星產品的臨床表現做了解答,副總經理兼董秘曾哲、證券事務代表李鶴然在會后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機構分析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明月鏡片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曾哲在回顧經營表現時表示,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受宏觀環境影響出現下滑,原料業務受消費環境影響,同行采購出現波動。剔除上述不利影響,公司的鏡片業務收入較2023年增長8.72%,證明聚焦大單品策略的效果比較顯著,三大明星產品在常規鏡片收入的占比已經持續過半。尤其是PMC超亮系列產品收入同比增長了45.6%,2025年一季度其增長趨勢還在延續。
圖片來源:由每經財報智能體一鍵生成
如何做到相對較高的毛利率
2024年,明月鏡片營業收入為7.70億元,同比增長2.88%;歸母凈利潤為1.77億元,同比增長12.21%。
記者了解到,去年明月鏡片面臨線下消費環境挑戰,國際局勢的不穩定也給原料和出口業務帶來壓力,但常規鏡片中的明星產品線迅速增長以及“輕松控”系列的熱銷,讓公司實現了產品結構的穩步優化和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達58.56%,同比提升0.98個百分點。
有投資者提問,丹陽眼鏡以低價聞名,為何公司可以做到相對較高的毛利率?
對此,曾哲表示,盡管國內眼鏡行業的生產集散地在丹陽,但明月鏡片于2019年決定永久性退出價格戰,并砍掉低端低價的業務后,開始研發高端產品并持續去做品牌建設。
“按照低價的方式走下去,真的要被卷的,尤其是出口,根本沒有定價權。國產品牌往上走是不容易的,這幾年我們發現公司的利潤增速一直遠遠快于收入增速,原因在于產品結構在轉換,主打大單品。”曾哲進一步表示。
離焦鏡仍處銷售增長期
2025年第一季度,“輕松控”系列產品依然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銷售額為5013萬元,同比增長22.1%。謝公興表示,該產品可以減緩青少年近視度數的增長。去年推出“輕松控”Pro2.0系列產品,防控有效率從60%提升至73.82%。
李鶴然向記者表示,市場上的視力防控產品選擇眾多,為建立消費者口碑,公司犧牲了一定的當期利益,讓消費者以同樣價格享受更好的產品效果。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體驗,相比外資品牌此類產品的防控效果已走在前列。
從行業滲透率來看,無論是原本生產OK鏡、隱形眼鏡或其他鏡片的企業,如今都紛紛涌入離焦鏡這一品類。明月鏡片在近日的投資者調研報告中表示,視光領域是行業關注的焦點,離焦鏡仍能保持快速增長,去年三季度起行業內開始打價格戰,部分外資品牌價格降至五折甚至更低,不過目前這部分的沖擊和負面影響正在逐步減弱。
而在渠道和營銷方面,曾哲表示,離焦鏡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中大型客戶及醫療領域,為加快離焦鏡的增量,近期公司官宣了新的代言人郭晶晶,在未來的推廣中主要資源將優先滿足離焦鏡等大單品。
下一步做品牌出海
走進明月鏡片的展示區,記者翻閱了最新的2025年產品手冊,輕松控Pro2.0產品的建議零售價格在1998元至3698元不等。折射率1.74產品線的價格區間也在1998元至4298元,而PMC超亮系列的價格最高不超過2598元。
李鶴然告訴記者,從2023年開始,PMC超亮鏡片的自然增量變得很快,因為它拍照不反光,視物更透亮,逐漸變成了消費者入門級的產品,這也表明消費者對健康防護的意識在增強,功能性產品、高折射率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此外,在智能眼鏡這一新興領域,明月鏡片也有所布局。李鶴然表示,市場對智能眼鏡的關注度較高,其發展卻面臨三個主要挑戰,而這些正是明月可以發揮優勢的領域。一是智能眼鏡品牌通常無法自行解決批量配鏡需求,需要與品牌商合作。二是大多數智能眼鏡品牌出身于3C電子產業,與傳統眼鏡店和眼科醫院的渠道接觸較少,需要更多渠道滲透。三是從鋪貨到驗光、割邊、裝配、售后,再到解答消費者問題等環節,消費電子品牌習慣于銷售標準化產品,而智能眼鏡的高度個性化定制化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為品牌商提供了合作機會。
明月鏡片的銷售渠道分為直銷與經銷(66家,含醫療渠道),僅有1家樣板體驗店在丹陽眼鏡城,為何公司不做自有品牌的線下門店?李鶴然稱,明月不會與自己的客戶做競爭,樣板店是為了幫助客戶提高成交效率,通過測試提供優化方案。
“這幾年我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國內,退出低價、做轉型、做品牌,接下來就是品牌出海。”曾哲稱,其實海外市場空間很大,之前公司做得比較好的是日本和東南亞市場,以及部分歐洲地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