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2025年之后,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各地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總體呈現“量價齊跌”的趨勢。而另一邊各種救市政策頻繁出爐,除了絕大多數城市放開限購之外,就是降低房貸利率,減免購房者的契稅和增值稅等。從目前情況看,各種救市利好政策,只是曇花一現,對于房地產市場影響并不大。
對此,有90后購房者表示:不知道大家發現沒?當前房地產市場有5大現象已經出現,我們可能是最后一代買房的人了,樓市風向已經變了,希望大家要認清形勢。
現象一:中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
中國已經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一邊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截止到2024年底,我國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高達2.96億。預計到2035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
另一邊是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90后1.7億,00后1.45億。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無需買房。而城里多數年輕人可以繼承父輩房產,也沒必要再買房。未來剛需購房者數量將會越來越少。屆時,房價下行的壓力持續增大。
現象二:房價與收入比嚴重失衡
現在像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與收入之比是40,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與收入之比是20-25。這意味著當地居民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能買上一套商品房。而西方發達國家的房價與收入之比是6-7。
顯然,國內各大城市的房價已經遠遠脫離當地居民的收入。未來房價將逐步去泡沫化、去投資化,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回歸居住屬性,此乃是大概率的事情。
現象三:房產稅試點城市開始擴圍
房產稅離我們越來越近了。2024年10月,我國高層就宣布將對房產稅試點城市進行范圍,從現在上海、重慶擴圍到其他更多的城市。而根據已公布的政策細則,房地產稅將按照房產評估價值的0.5%-1.2%年率征收,并對于多套住房的家庭實行累進稅率。
而隨著房產稅的開征,無疑會增加持有多套房子家庭的成本。屆時,各地二手房的掛牌量將會激增,甚至仍會創下歷史新高,這無疑會給未來房價下行帶來巨大壓力。
現象四:保障房將加快入市步伐
早在2024年,我國決策層就已經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600萬套保障房,平均每年是120萬套,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預計未來會有共有產權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都將會加快入市步伐。
屆時,中高收入群體可以購買商品房,而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保障房。最終商品房市場需求會產生分流,這無疑會加快其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進程。
現象五:更多的年輕人選擇租房居住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愿意買房,覺得貸款買房的壓力太大,不如租房更輕松一些。據《2025年中國青年居住觀念調查報告》顯示,在25-35歲的城市年輕人中,認為"一定要買房"的比例從2020年的78%下降到2025年的42%,而選擇"租房居住"的比例則從15%上升到36%。而隨著年輕人對買房的態度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未來商品房市場需求會萎縮,房價長期下行趨勢無法改變。
而面對以上房地產市場這5大現象出現,預示著樓市的風向已變,就是從過去的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變成了樓市進入到長期調整的趨勢,最終目標就是讓各地的高房價,逐步回歸到居住屬性。當然,我國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也從過去的“促進發展”逐步變為“防范風險。”
就在2025年初,央行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房企風險處置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堅決防止房地產風險向金融系統傳導,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過渡。預計在房地產救市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的情況之下,各地房價將會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就是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房地產市場實現“軟著陸”,這樣就可以把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對國內經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