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有一位讀書人,與臨安一座寺里的和尚為友,交游了很久。一眼經過寺廟,正好和尚外出,直接走到他的居室,看見床前懸著一個小木魚,無意中他敲了一下。忽然床后面板鈴一響,有一位少婦出來了,是他所認識的中表親戚。兩人都很驚駭,木板就是地屏,有一塊是合縫的,可開可合,里面就是地窖。少婦很害怕,縮了進去。
這人也急忙逃走,但在寺門卻遇見了和尚。和尚既受驚于沒有鎖上房門,又驚訝這人神色異常,知道事情敗露了。所以假裝好意把這人強行拉回來,說:“今天的事,你我勢不兩生,希望你自己了結你自己。”這人也嘆氣說:“我自己陷進火坑,知道你這賊驢不會放過我。但我死時,只求喝個大醉,而你為我誦經拜懺,我甘心自殺。”
和尚聽從了他,拿出大杯倒酒給他,并按常規拜伏誦經。這人看見酒壇很大,又裝滿了酒,于是乘和尚拜下去時,忽然舉起酒壇砸了下去,和尚腦殼被擊破,他又連續撞擊,直至把和尚打死。這人跑出來告訴郡里太守,太守將所有和尚都抓來殺了,救出了五六個婦女,都是以前被搶進去或者因求子被騙進去的。
【原文】
吳中一生,與臨安某寺僧善,從游最久。一日過寺,值僧他出,徑入其所居奧室,見榻前懸一小木魚,無心敲擊。忽榻后板鈴響,一少婦出,即士所識中表戚也。兩相駭詫,板即地屏,內一片而巧合縫,可開可合,所謂地窖子也。
婦懼縮入,生亦奔歸,遇僧于門。僧既驚失鎖戶,而又訝生色異,知事已露。故以好強拉生返,曰:“今日之事,勢不兩生,惟足下自裁。”生亦嗟訝曰:“自墮火坑,知賊禿不能釋我。固我死日,第求一大醉,而子誦經拜懺,我甘自縊耳。”
僧從之,大爵以酒,而拜誦如法。生睨其缶巨,注酒復滿,當其拜伏,忽舉以擊,僧腦破,連刺之死。奔出以聞郡,盡屠諸髡,婦女出者凡五六輩,皆先后盜入或以求子誘入者。
選自(明)王同軌《耳談》。
【注釋】
1.臨安:今浙江杭州市。
2.值:恰逢。他出:因其他事出或出去干別的事。
3.無心:無意中。
4.自裁:自己裁決,自殺之意。
5.聞郡:聞于郡守。
6.諸髡:所有的禿頭和尚。
【簡評】
和尚不守戒規,私藏婦女,殘害百姓,其罪當誅。這里記載的這個傳說,對后世傳奇也有影響。《初刻拍案驚奇》中的“奈風情村婦捐軀,假天語幕僚斷獄”,就用這個故事做“楔子”。
未完待續……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