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近日,國投證券因員工違規行為再度引發市場關注。隨著監管壓力加劇與行業變革持續推進,這家券商正站在轉型與挑戰的交匯點上。
01違規承諾收益,監管向營業部負責人發警示函
深圳證監局近日發布一則行政監管函,直指國投證券員工吳瑜在職期間存在多項違規行為。據披露,吳瑜在從事公募基金銷售業務過程中,曾向投資者違規承諾收益,并為客戶在公司外部平臺參與場外個股期權交易提供個別詢價與轉發報價信息。對此,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其出具警示函,予以行政監管。
企查查信息顯示,吳瑜曾任國投證券深圳深鹽路證券營業部負責人。該營業部前身為2016年設立的安信證券深圳嘉賓路營業部。2021年1月,吳瑜登記為深鹽路營業部負責人。2024年6月3日,國投證券發布公告,稱為優化營業網點布局,正式撤銷深鹽路營業部,并于同年7月30日完成工商注銷。
02營收承壓中凈利逆勢增長
從財務表現來看,2024年國投證券營收增長乏力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據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84億元,同比增長1.9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30億元,同比增長30.49%。
不過,母公司國投資本披露的財報數據則呈現不同圖景:國投證券(合并)營業收入為122.73億元,同比下降14.71%;利潤總額為30.49億元,同比增長41.22%。收入與利潤表現明顯背離。
03五大主營業務,四項同比下滑
業務結構方面,國投證券2024年度僅自營投資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報告期內,自營投資業務凈收入為18.60億元,同比暴增834.62%。但其余四大業務板塊則整體承壓:
資管業務:凈收入3.17億元,同比下降2.46%。截至期末,公司資管受托產品216只,管理總市值為1131.10億元,同比下降25.50%。
經紀業務:凈收入41.69億元,同比下降0.48%。其中機構客戶席位傭金凈收入為2.1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7.45%。
投行業務:受股權融資與債券市場雙重壓力影響,投行業務凈收入為8.17億元,同比下降45.11%,成為下滑最嚴重板塊。
信用業務:凈收入12.55億元,同比減少7.29%;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22.58億元,同比減少7.87%。
04董監高降薪,員工規模縮減
業務低迷下,國投證券盈利逆勢高增的關鍵或在于“降本增效”。年報顯示,2024年度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薪酬為1237.87萬元,較2023年的2780.93萬元大幅下降超過55%。
具體來看,公司董事薪酬降至88.32萬元(2023年為573.81萬元);監事薪酬降至268.45萬元(2023年為351.54萬元);高級管理人員薪酬降至845.10萬元(2023年為1819.58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員工規模也明顯壓縮。國投證券母公司在職員工總數從2023年底的6270人減少至2024年底的5725人,凈減545人。子公司方面,國證國際員工數從190人降至160人;國投期貨及下屬子公司員工數從506人降至481人。
從員工違規行為引發的監管風波,到主營業務結構調整再到薪酬與人員壓縮,國投證券正在經歷一場全方位的變革。雖然短期陣痛難以回避,但如果能夠在風險防控與戰略調整中找到平衡,國投證券仍有望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穩住腳跟。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