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同學問,是不是通過考試就能拿證了,高會不是以考代評的嗎?
在此,匠匠給大家糾正一下:高級會計師職稱證書,是需要先通過考試,后申報評審,通過后才能拿證!
其實,考試好理解,就考一科《高級會計實務》,而后面的評審才是關鍵,想要在考試通過后當年申報評審,下面這3點要特別注意!
01
材料準備不充分或不合規
評審材料是展現個人能力與資質的關鍵依據。
切記在準備材料時粗心大意,導致材料缺失、信息錯誤或格式不符合要求;比如在申報高級會計師時,工作業績材料中對項目的描述很模糊,沒有突出個人貢獻,無法讓評審老師清晰判斷你的能力水平;或者在提交學歷證明等基礎材料時,出現掃描件不清晰、信息與報名時不一致等問題。
再如申報職稱評審,對業績證明材料的時間線把控不準,業績證明上的時間與項目實際開展時段不符,這會讓評審委員質疑工作經歷的連貫性與真實性。而且材料的完整性也不容忽視,像部分地區要求的繼續教育證明、社保證明等,若遺漏其中一項,都可能影響評審結果。
02
論文質量不達標或發表不合規
論文在很多評審中占據重要比重。
如果論文選題陳舊,缺乏創新性與實用性,那么在大量的評審論文中就很難以脫穎而出。比如在會計領域評審中,還在選擇一些被反復研究且當下意義不大的基礎會計核算問題作為論文主題。
同時,論文發表周期不可控也是個大問題。
部分考生沒有提前規劃,臨近評審截止日期才匆忙投稿,結果因期刊排期等原因,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見刊。還有些考生為了圖方便,選擇一些非法或不正規的期刊發表論文,這些期刊可能不被評審機構認可,導致論文無效,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
此外,論文的抄襲率也是關鍵指標,一旦抄襲率超標,直接會被判定為不合格。
03
評審流程與規則了解不透徹
不同考試的評審流程和規則各有差異,若不提前了解清楚,很容易在關鍵環節出錯。
以高級會計師評審為例,有些地區除了材料申報,還設置了答辯環節,如果考生不知道這一規則,沒有提前準備答辯內容,在答辯現場就可能表現不佳,影響評審成績。(答辯具有一票否決權)
再如某些職業資格評審對社保繳納有明確要求,需要提供一定期限的連續社保繳納記錄,部分考生由于不了解,在評審期間換工作導致社保斷繳,從而失去評審資格。
還有在一些職稱評審中,對申報人的工作年限、所在單位性質等也有規定,若考生未仔細研讀政策,不符合條件卻盲目申報,只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為了方便大家準確了解各地的評審政策
地區版的評審手冊分享給你大家
2025年高級會計考試倒計時3天
【考前5頁紙】,助力考前再搶分!
搶分神器,濃縮關鍵點,精準打擊備考核心
考前短期高頻沖刺,顯著提升記憶留存率
狂學沖刺!臨陣磨槍,再搶20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