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5日電 (陶拴科 黃柏菊)初夏,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新疆和田縣,一群青年在沙丘間追逐足球,場邊飄來烤羊肉的香氣與歡快的麥西來甫旋律。
這里正是和田縣吾宗肖鄉黨委書記歐睿青帶領群眾打造的“沙漠足球”文旅現場。從瀟湘大地到西域邊陲,這位“90后”青年用九年時光書寫著別樣人生。
和田縣吾宗肖鄉孩子們在沙漠踢足球。受訪者供圖
從象牙塔到邊疆熱土
2016年夏天,西安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畢業典禮剛結束,25歲的湖南青年歐睿青就踏上了西行的列車。
初到和田縣朗如鄉政府工作,現實遠比想象更具體,每到沙塵季節,身上的衣服每天都要換幾遍。陌生的環境讓歐睿青有些忐忑不安。他擔心自己無法適應這里的生活,然而,身邊熱情的同事和淳樸的人民讓他感受到了溫暖,也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基層淬煉三重奏
在鄉政府工作的第一年,歐睿青的辦公桌上總是擺著三件套:維漢詞典、政策匯編和筆記本。為盡快熟悉工作,他白天跟著干部走村入戶,晚上整理民情日記。2020年春耕時節,他提出“無人機監測+灌木固沙”方案,在試驗田成功將作物成活率提升至80%。
2021年調任共青團和田縣委員會書記后,歐睿青提出“青年服務基層”計劃,帶領團隊創新“四步工作法”,每周固定兩天駐村調研,每月舉辦青年創業沙龍,每季度開展技能培訓,每年評選“最美青年”。
和田縣吾宗肖鄉首屆“村超”五人制沙漠足球賽頒獎現場。(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經過幾年磨煉,2023年初他調到和田縣吾宗肖鄉擔任黨委書記,他將“入戶走訪”升級為“民生解憂行動”。一次入戶走訪中,歐睿青了解到轄區阿卜熱合曼·依明家生活比較困難。
歐睿青就和當地干部一起想辦法,支持阿卜熱合曼開商店,解決經濟困難;還教會其大兒子電腦技術,讓他學習操控無人機,從事無人機噴灑農藥的工作。如今,這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經過大家共同幫扶,阿卜熱合曼家的變化很大,每年的收入都在6萬元左右。”歐睿青說。
沙海踢出“金足球”
吾宗肖鄉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同時也承擔著防沙治沙的環境保護任務。在日常的青少年交流座談會中,歐睿青了解到吾宗肖鄉以前就有沙漠足球的特色文化,當地也有著很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一次調研中發現這里孩子對足球很感興趣,我就想給村子打造個品牌,把體育和旅游結合起來。”歐睿青說,這是一個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資源。“我和鄉長等幾名干部商量,決定在保護當地生態的基礎上,將沙漠資源和體育運動相結合,打造‘沙漠+足球’品牌。”
2024年,“沙漠+足球”第三產業經濟增收計劃正式施行,成為和田縣每年都會舉辦的民間體育比賽。
“今年舉行的第二屆足球比賽期間,我們采取了‘沙漠+胡楊+足球’的多元化宣傳方式。比賽期間,轄區的十幾戶群眾通過擺攤和賣貨,收入頗豐。”歐睿青說。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歐睿青還計劃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交通、住宿和餐飲等條件,以提升整體競爭力。
提升鄉村農產品競爭力
盡管“沙漠+足球”品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對吾宗肖鄉“地少人多、產業單一”的問題,歐睿青提出了“三鏈融合”的發展思路。“我們不能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要跳出農業做農業。”他指著規劃圖上的物流園區說:“這里將建成南疆首個沙漠特色農產品集散中心,讓沙棘、肉蓯蓉等特色產品走出去。”
在價值鏈方面,他建議在傳統小麥種植的基礎上,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并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冷鏈配送系統。在產業鏈方面,提升“沙漠綠洲”這一地理標志商標的知名度,開發胡楊蜜、沙漠玫瑰等特色產品。在創新鏈方面,與新疆農科院合作建設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推廣無人機播種和節水灌溉等現代農業技術。
歐睿青(中)在和田縣吾宗肖鄉學校調研。受訪者供圖
回顧從畢業后來新疆工作以來的學習和工作之路,歐睿青說:“只要這片土地需要,我愿做一棵扎根沙漠的胡楊,用青春守護希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