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對理想的堅持和追求,在劇情BE的這一刻被成功具象。悲情更悲,但希望更燃,就像劇中所說“愛與光明是不會寂滅的”。
作者|夏爾、編輯|孤鴿
“開頭一堆人,結局一堆墳。”“我站在故事開頭,望向他們必死的結局。”對于近期收官的古裝劇《淮水竹亭》(原名《狐妖小紅娘:竹業篇》),網友發出如此感慨。
作為《狐妖小紅娘》漫改系列的第二部,《淮水竹亭》在立項伊始就備受關注。一方面,大家對劉詩詩的“天選淮竹”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劇中吳宣儀、侯明昊、沈月、丁禹兮、章若楠、孟子義等演員皆已憑其他劇集成名,令該劇群星璀璨,頗有幾分“流量開會”的意思。
《淮水竹亭》劇照
遺憾的是,《淮水竹亭》并未實現期待中的大爆,即便5月11日釋出直通大結局的加更禮,站內熱度也只攀升至8901。但就改編成色看,《淮水竹亭》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從原創劇情到俠義敘事再到水墨美學,都摻雜著不少巧思,因而才能讓追劇的觀眾心中滿是“意難平”,大呼能不能改結局。
當悲劇注定、宿命難逃,你會如何選擇?《淮水竹亭》試著用自己的方式給出答案。
俠義群像錄
相較傳統古偶來說,《淮水竹亭》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的俠義敘事——構建起了以青年為主體的俠義群像,而劇中加入的原創劇情,亦很好地發揮了這一點。
《淮水竹亭》根據庹小新創作的同名漫畫《狐妖小紅娘:竹業篇》改編而來,在《狐妖小紅娘》漫改三部曲里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承接《月紅篇》,啟發《王權篇》。
該劇主要講述在一個人妖共存的世界里,兩大家族東方家和王權家的掌舵人東方淮竹(劉詩詩飾)和王權弘業(張云龍飾)為了重振一氣盟,攜手努力、安定局勢的故事。
一氣盟是各大家族為維護和平而組建的聯盟,但盟內暗流涌動,存在著想要奪權的破壞者。在此情形下,集合8位熱血青年的面具團被建立了起來,一邊向舊勢力發起挑戰,一邊為建立人妖和平共處的理想世界而努力。
《淮水竹亭》主人公打斗劇照
僅就劇情簡介來看,《淮水竹亭》的核心敘事并不復雜,依舊是“熱血青年拯救世界”的模式。但落實到具體文本上,它卻非常考驗編劇的創作能力。因為原作《竹業篇》只有短短12話,時長加起來僅3個小時,可真人劇《淮水竹亭》卻是一部長達36集的電視劇。
為此,編劇不得不在內容上做調整,增加新的人物關系、情節架構,令文本豐盈起來。
人物方面,《淮水竹亭》融合了原作其他篇章的人物故事,加入了楊雁與木小五、木蔑與翠玉鳴鸞等CP。楊雁在原作中是東方淮竹的前輩,在劇中被改編成了東方淮竹的閨蜜。木蔑則是楊雁與木小五的兒子,面具團穿越時空后遇到了他和翠玉鳴鸞。
楊雁與木小五感情深厚,但因身份懸殊遭到了楊雁家族的反對,而木小五也因在工作中放走小妖惹上了麻煩。深愛彼此的他們最終天人永隔。編劇用這段悲情故事,帶出了門閥等級觀念、人妖對立等核心矛盾沖突,并對男女主之間的情感關系起到助推作用,讓他們認清現狀,羈絆更深。
劇情方面,《淮水竹亭》也不乏一些“神改”。比如,讓“面具團”王權弘業、王權醉和楊一嘆為救東方淮竹穿越到20年后的設定就是原創劇情。穿越后,他們遇到了團隊成員李去濁,窺得驚人內幕:原本活潑開朗的李去濁變成了一個雙腿殘疾、慘木滄桑的人,從李去濁口中他們得知了面具團與黑狐近乎團滅的悲情一戰。
李去濁“劇透”結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具團最終還是踏上了終極一戰的那條絕路。創作者以這段穿越“劇透”凸顯出了東方淮竹和面具團的俠義精神——他們不是不知利害的天真少年,而是在知曉利害后,依然選擇捍衛心中的道義,向不公說“不”。
就像有網友對劇集熱切評論說:“最燃的是,知天命而不順天命;最悲的是,逆天命卻無法改天命。”
盛大的BE美學
開局有多愛,結尾就有多痛。這是《淮水竹亭》帶給觀眾的普遍觀感,全劇行至結尾處就是一場盛大的BE美學:從楊雁與木小五的“婚禮變葬禮”到黑狐施展攻心術讓面具團兩兩相殘,再到東方淮竹身死、與王權弘業徹底訣別,每一幕都能讓人秒變小哭包。
這種悲情效果之所興能夠達到,得益于創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去塑造人物群像。劇中很多人物都有雙重身份或雙重性格,因此形象顯得豐滿立體。
以東方淮竹為例,前期她是淡泊名利的清雅美人,但進入碧落城后,被天妖九惑控制,她因失憶而黑化為天妖的左護法“東方壞竹”。黑化后的她是一個為自己而活的反派大女主形象,擅長利用男人,并會毫不猶豫地重傷男主。人物前后的極大反差,帶來劇情的跌宕和新鮮感。
黑化后的東方淮竹與男主
王權弘業也是如此,戴面具和摘面具的他性格迥然不同。戴面具時,他以“劍先生”的身份出現,行俠仗義,灑脫不羈。這種形象令他收獲了東方淮竹的注意與愛慕。然而,當他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時,卻會失去劍心,變得憂郁、深沉,無法討得對方歡心。
類似的設定還有很多,比如張正、翠玉鳴鸞等。不過,“雙重”人設雖然能更大程度地側寫人物,但使用過于頻繁,也會令人審美疲勞,有觀眾就發出“怎么又是這種人設”的吐槽。
與“雙重”人設相關聯的是劇中的“攻心為上”。創作者意欲借“雙重”人設帶出一種人性是流動的、復雜的、難以預知的效果。劇中的反派Boss黑狐就是一個操控人心的好手,由怨念集結而生,是集體意識中最黑暗的部分。
主角團要想戰勝她,就必須戰勝自己心中的成見。面具團最終死了六人,并非武力值低,而是被心中的恐懼與怨恨操控。正如黑狐所說,“人心本泥沼,又何處守清明。”
大決戰時黑狐的發言
黑狐“攻心為上”的本事也反哺敘事,進一步增強了劇中的BE美學,最終令愛人、親人、朋友互相折磨。無論是“以我生命喚醒你的愛情”,還是“用我的命換你活著的親情”,亦或“哪怕付出生命也要護你周全的友情”,都將主角團的大愛推向頂峰。
個體對理想的堅持和追求,在劇情BE的這一刻被成功具象。悲情更悲,但希望更燃,就像劇中所說“愛與光明是不會寂滅的”,年輕人永遠有改變世界的勇氣,也有終結黑暗的決心。
漫改劇的選擇
作為一部漫改劇,結合了改編和原創,《淮水竹亭》的創作思路自然不會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因此也便有“神改”和“魔改”共存的現象。
比如“七月初七,淮水竹亭”這場戲,在原作中是男女主的定情名場面,兩人彼此欣賞、暗生情愫,定下了“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笛鞘相依,萬難不改”的浪漫約定。但劇中卻改為男女主不歡而散,以“七月初七,淮水竹亭,就此作罷”做結,破壞了原本的曖昧氛圍。
“七月初七,淮水竹亭”名場面
看過原作的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也有一頭霧水的時候。按設定來說,東方靈族的滅妖神火是妖毒、妖氣的天然克星,東方淮竹的一縷青絲就能克制百目妖君的千年妖力。可強大如她,后期卻被妖力感染,陷入失憶、黑化的窘境。
百目妖君曾獻出妖丹換得南垂妖民們的安全,東方淮竹則讓他化作原型重新修煉妖丹,但后來東方淮竹又說妖丹不可再生,妖離開妖丹不能存活,在敘事邏輯上存在矛盾之處。
在視覺呈現上,劇集置景整體呈仿宋風格,側重于凸顯簡練、雅致、淡薄的美學質感,如水墨畫一般。東方淮竹名字里的“竹”也作為重要意象貫穿始終,比如淮水竹亭、神火山莊、王權山莊都是綠竹環繞,營造出了一種“風過竹海”的意境,很有東方風韻。
同時,劇集也貢獻出“百目結界”“竹葉化劍”“神火燎原”“妖丹化雪”等經典的招式和武力場面。有些原創打戲也很有嚼頭,如淮竹紅綢舞劍那一段,蹁躚搖曳,以柔克剛,制造了很強的氛圍感與對抗性。
淮竹紅綢舞劍段落
不過,到了一些靜態場面,劇中特效卻又顯露疲態。“竹亭之約”時東方淮竹乘船的那場戲,就被網友拎出來點評,認為分層明顯,摳圖痕跡重,做得不夠用心。部分場景的柔光濾鏡過重,也引發了“過度磨皮”“影樓風”等爭議。
就整體觀感來說,《淮水竹亭》的選角、運鏡、服化道在古偶劇中都屬上乘水準,立住了創作的基本盤,但也缺少新奇的爆點情節,未能引發討論,這也是它沒有大范圍出圈的原因。
眼下,《狐妖小紅娘》三部曲還剩一部《狐妖小紅娘:王權篇》待播,由成毅、李一桐主演。與前兩部的大女主設定不同,《王權篇》是一部男主劇,主人公是一位武力逆天的天才少年,勢必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成色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