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程序員小張最近總抱怨膝蓋隱隱作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他自嘲:“明明沒運動,膝蓋卻像跑完馬拉松一樣累。”直到醫(yī)生告訴他:“你的膝蓋問題,可能正是‘坐’出來的!”
長期久坐為何會傷害膝蓋?醫(yī)生解釋,久坐時膝蓋長時間固定,關節(jié)滑液流動減少,軟骨缺乏營養(yǎng)供給,逐漸退化磨損;同時,下肢血液循環(huán)減慢,肌肉力量減弱,膝蓋穩(wěn)定性變差。數據顯示,久坐人群的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高達10.2%,遠高于健身跑步者的3.5%。
小張的膝蓋問題并非個例。許多職場人、學生黨每天久坐超8小時,膝蓋長期處于“休眠”狀態(tài),軟骨逐漸變薄,肌肉萎縮,最終引發(fā)疼痛、僵硬甚至慢性損傷。
醫(yī)授3招:坐著也能護膝蓋
針對久坐人群,醫(yī)生推薦3個簡單動作,無需器械,在家或辦公室即可完成:
- 坐位直抬腿
- 動作要領:端坐椅上,身體前移,腰部挺直,雙手放于大腿前方;抬起右腿伸直,腳尖上翹,保持10秒后放下,換另一側重復。
- 作用:強化大腿前側肌肉,減輕膝蓋壓力。
- 坐位伸屈膝
- 動作要領:端坐椅上,抬起右腿屈膝再伸直,腳尖上翹,保持3秒后放下,重復10次后換腿。
- 作用:促進關節(jié)滑液流動,緩解僵硬。
- 踮腳尖站立
- 動作要領:雙腳與肩同寬,踮起腳尖,以前足為支撐點,保持10秒后放下,重復20次。
- 作用:激活小腿肌肉,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
除了上述動作,醫(yī)生特別推薦靠墻深蹲。這一動作通過背部支撐分散身體重量,減少膝蓋壓力,同時鍛煉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后側腘繩肌及臀部肌肉。
正確姿勢:
- 背靠墻壁站立,雙腳與肩同寬,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不超過腳尖;
- 保持腰腹部收緊,避免塌腰或撅臀;
- 初學者可從每次30秒開始,逐漸增加至1分鐘以上。
注意:
- 膝蓋有傷者需在專業(yè)指導下進行;
- 避免過度依賴墻壁,保持肌肉主動發(fā)力。
護膝錦囊:久坐族的“生存法則”
- 定時活動:每45分鐘起身走動,做伸展運動;
- 調整坐姿:膝蓋與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線,避免蹺二郎腿;
- 控制體重:過重會增加膝蓋負擔;
- 選擇低沖擊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減少對膝蓋的壓力。
醫(yī)生提醒:
膝蓋健康需“動靜結合”——久坐傷膝,過度運動亦傷膝。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才能讓膝蓋“長治久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