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3年剛開春的事。我正在作戰股標繪演習路線圖,紅色電話機突然響了。參謀長聲音帶著沙沙的電流聲:"小陳,來趟辦公室。"
推開三樓東頭的木門,參謀長正用鋼筆尖戳著臺歷上的日期。見我進來,他把老花鏡推到額頭:"兩個事,你挑一個。下連當副連長,或者去裝甲兵司令部學一年參謀業務。"窗外的白楊樹剛冒嫩芽,在風里抖著新綠。
我摸褲縫線的手停了停:"首長覺得哪個合適?"參謀長摘下眼鏡哈了口氣,拿袖子擦鏡片:"要是我,選下連。副連職早解決早好,學完回來可不一定有坑。"銅制臺燈在他臉上投下陰影,"不過你得自己定,現在就回話。"
墻上的石英鐘秒針咔嗒響著,我能聽見隔壁機要室譯電員敲鍵盤的動靜。去年作訓科老劉調職時,就因為專業太窄卡了三年。我盯著參謀長背后滿墻的作戰地圖,突然發現他??吹娜A東區域圖換了新的,邊角還卷著沒壓平。
"我去學習。"話出口時,窗外的廣播正報時,十一點整。參謀長鋼筆帽"咔"地合上,起身拍了拍我左肩:"沒看錯你。"他袖口有藍黑墨水漬,是上午批文件沾的。
長辦公室在二樓西頭。我敲門時他正在泡茶,紫砂壺嘴冒著白氣。"真選學習???"他吹開浮葉啜了口,"老李還跟我打賭,輸他頓涮羊肉。"墻角的鐵皮文件柜新刷了綠漆,味道有些沖鼻子。
政委辦公室掛著新換的"從嚴治軍"橫幅,漿糊還沒干透。他正在批閱春節聯歡會方案,抬頭時圓珠筆在指間轉了個圈:"怎么想的?"我腳跟并了并:"咱們團裝甲專業缺人,多學點總沒錯。"政委筆尖在方案上畫了個圈:"把三連的小品換成快板吧,更熱鬧。"
下樓時碰上作訓科老王,他捏著煙卷在樓梯口攔我:"傻不傻?副連位置空出來,明年就被別人頂了。"走廊盡頭的鍋爐房正往外冒熱氣,熏得他手里的煙灰簌簌往下掉。
裝司令部的學習班在城東老營區。報到那天飄著小雪,我拎著行李踩過結冰的煤渣路。宿舍是五十年代的老樓,暖氣片嗡嗡響著,墻皮剝落的地方露出深褐色的舊報紙。
第二年開春,集團軍組織參謀業務比武。標圖考核時,我在等高線圖上標出三條隱蔽通路,用的是在裝司令部學的裝甲分隊運動要領。主席臺上,參謀長朝我豎了豎拇指,他肩章上新添了顆星。
又過了五年,我調任裝甲團作訓股長。第一次組織合成營演練時,突然想起那個飄著雪花的早晨。當時同批學員里有三個提前調職的,如今兩個轉業了,一個還在副營職上打轉。
上周去師部開會,遇見當年接任副連長的戰友。他正為轉業安置發愁,手里攥著人才市場發的傳單。"還是你選對了,"他苦笑著彈了彈傳單,"現在全軍都在搞聯合訓練,復合型參謀吃香啊。"
散會時路過老辦公樓,三樓的窗戶還開著。春風卷著柳絮撲進來,恍惚又看見那年春天參謀長擦眼鏡的樣子。臺歷早換成了電子屏,但墻上那幅華東地圖還在,邊角用透明膠帶粘得整整齊齊。
人生岔路口的選擇,往往要十年后才看得清對錯。就像當年標圖作業時畫的迂回路線,看著繞遠,實則是抵達目標的最優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