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關于“4S店售后維權”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北京、大連、青島等多地出現4S店關店,車主售后儲值退款困難的維權案例,涉及多個經銷商集團及多家汽車品牌。
此類事件中,4S店因資金周轉不暢,突發閉店的情況居多,車主維權的訴求尤為激烈。但也有相對溫和的情況,如寶利德集團近期退網的奔馳4S店,車主權益的轉移比較順暢,并未出現嚴重糾紛。
相較于明面上的紛爭,有車主在社交平臺和維權群中零星爆料,部分經營預期不佳的4S店提前退網,且在退網后并未聲張,繼續經營“賣車+售后”的業務。
換句話說,此類4S店退網之后化身成為汽貿,承接同區域同品牌4S店的庫存車輛進行銷售。售后業務仍在原廠地進行,雖降級為修理廠,但依然能吸引到車主前來,進行“原廠”維修保養。
這便導致,失去主機廠的束縛之后,這些退網4S店的日子更加“滋潤”。賣庫存車自主定價,在同行和車主兩端賺錢。售后利用副廠件大量賺取價差,甚至將業務外包,專注項目返點。
依照車主爆料信息,此類退網4S店的操作可謂“大膽”,部分行為已涉嫌欺詐。真實情況如何?
01、4S店退網做“汽貿”,級別下降,但賺的更多
傳統品牌4S店新車銷售的壓力顯而易見。就2024年的數據來看,8大上市4S集團財報顯示,僅兩家保持盈利,其余6家凈利潤全線下滑,5大集團虧損合計43億,核心原因均在于新車大幅降價,打亂了市場節奏。
連鎖反應下,4S店數量冗余,內耗競爭的矛盾也進一步放大。截至2024年底,全國汽車4S店網絡規模為32878家,相比上一年減少2.7%,近四年來首次出現縮量情況。
在退網的4419家4S店中,93%為傳統燃油品牌,導致門店退網的直接原因,主機廠壓庫、返點賬期太長是核心原因。預期利潤下滑,資金周轉不暢,再加上銀行風控抽貸,一時間出現大批爆雷的4S店。
事實上,庫存問題始終是4S店難以化解的癥結。AC汽車了解到,包括寶馬、大眾等在內的傳統品牌,主機廠的壓庫行為依然存在。
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是品牌車系換代后銷量不佳,主機廠又急于扭轉市場情況,必然向渠道施壓,而產品競爭力的欠缺,并非渠道段的宣傳就能填補,庫存并沒有因主機廠“減壓”的口號而減少。
正是因此,4S店依然愿意忍痛割肉,甚至有求于二網汽貿商。AC汽車調查發現,部分退網4S店確實仍在銷售原品牌及子品牌車輛,車源正是來自本地及周邊4S店的庫存,部門門店甚至成為當地車市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具體來看,此類門店最直接的優勢,是業務在4S店原址進行,多數車主對購車渠道的認識存在空白,對退網及開票主體信息的了解并不充分,在車輛能夠正常掛牌上路的情況下,并不會深究其是否為嚴格意義上的官網渠道。
在這種優勢下,門店售車時并不需要像傳統汽貿商一樣,以鮮明的低價吸引客戶。這也就意味著車輛來源,即所合作的在網4S店能夠盡量減少虧損。這正是傳統汽貿商所不具備的條件,相應的,在網4S店也會主動幫助退網門店“打掩護”,以保住這一流通渠道。
盈利方面,AC汽車從一家退網大眾4S店處了解到,按照汽貿模式賣車,從同行和車主兩端賺錢,利潤高于原4S店,甚至因為打通一汽上汽兩端渠道,銷售額得以增長。
加上同城達人線上賣車模式的跑通,該店正嘗試打通周邊區域4S店的庫存,雖對當地汽貿商產生不小的沖擊,但在“抱團取暖”的價值觀念下,也并未出現明面上的矛盾,車主們并未明顯察覺。
不過,該店銷售人員也直言,自己是“趴在同行身上吸血”。但在當前矛盾依然突出的市場環境中,有存在必然有需求,況且4S店能夠清掉庫存就已經是“千恩萬謝”。
引用某在網4S店銷售人員的觀點,相較于去年打“價格戰”時的不忿,今年同事們的心態已經相當平和,“相比于賺多少錢,更重要的是店能開下去,能發得了工資”。
至于“割肉喂飽汽貿商”的說法,其表示“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大家要保持和氣,畢竟“誰也離不開誰”。
02、售后降級成修理廠,“原廠”概念依舊玩得轉
相較于轉身為汽貿商賣車,部分退網4S店存續的售后業務,的確有“擦邊”之嫌,原址原班人馬的配置,同樣讓前來保養維修的車主,難以分辨出差別。
關于車主爆料的,部分退網4S店以副廠件代替原廠件大賺差價,大修訂單轉包至修理廠等行為,因事件瑣碎,站在第三方角度,通常很難獲取完整的證據鏈。
更重要的是,在網4S店外采品牌件等相關操作,早已不是行業內的秘密。如同大多數門店事故車維修中的“難言之隱”,車主訴求不一致,主體牽涉之雜亂,根本在于行業的結構性矛盾,并非一時之內能夠化解。
不過,站在合規性的角度,AC汽車也梳理出部分退網4S店售后的“擦邊”行為,其對原廠概念的濫用,一定程度上觸及虛假宣傳的監管法規。
具體來看,首當其沖的依然是油液、剎車片等易損配件。類似于承接其他4S店的庫存車輛,其同樣化解4S店配件采購的指標,拿到原廠產品的難度并不大。具體使用看車主的要求或專業程度,高價低利潤的原廠產品“非必要不使用”。
但在推廣方面,因車主對于門店業務調整的感知并不明顯,“原廠”概念依然是其最核心的宣傳點。相較于普通修理廠,4S店的客戶質量更具優勢,通常情況下對價格感知并不明顯。再加上保司資源的積累,門店維持原有“格調”并非難事。
此外,事故車維修成為此類門店違規操作的重災區,在車主不了解門店資質變動的情況下,其通常以“原廠低價高返現”的概念拉攏資源。
雖有保司作為監督檢查的紅線,但門店以此仍能作為轉化車主的重要端口。尤其是面向兩大眾、兩豐田等車主,效果尤為凸顯。
可以說,部分退網4S店在售后業務的存續維持上,確實存在一些不當行為,但這畢竟屬于少數且并不長久。
更多退網4S店轉型修理廠,是在合規的前提下,強化自身“原廠標準”、“原廠技術”等標簽。如此前最大寶馬4S店北京星德寶陷倒閉風波后,原班機修技師在附近組建起一家專業合規的門店,以承接原店內車主的需求。
而這也正是業內一直所關注的話題,即大批傳統品牌4S店倒閉或轉型之后,車主由誰承接。目前來看,4S店售后部門所組建的團隊依然有“近水樓臺”的優勢,從源頭掌握車主信息,并精準推廣服務。
因此,相較于提防退網4S店假冒原廠招搖撞騙,汽服行業真正不容忽視的,是這些從原廠售后出身的技師。如同前輩們投身于創業開店,這些年輕人們所展現出的能力同樣不俗,技術儲備,服務態度,資源合作等不乏掰手腕的底氣。
退網或倒閉的4S店,接下來要如何發展?
從車市全局來看,轉型才是主流。同樣是2024年的數據,相較于年內退網4419家4S店,新開的4S店有3518家,且90%以上是自主新能源品牌。
類似的,推演汽后市場的走向,在日趨嚴格的監管法規之下,不當營利行為注定將受到遏制,車主在上當吃虧之后,也必然會對汽修行業進行更加嚴格凌厲的審視。
最關鍵的,是這一系列事件背后,主機廠到4S店再到修理廠,“唇亡齒寒”相互依存的利益傳導關系。當越來越多的4S店以轉型作為發展要義,修理廠又該如何做出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