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師同堂”思政教育模式、探索“三域”融合教學、構筑“大中小一體化”科普矩陣……在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項項獨具匠心的育人實踐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學院立足國家新材料產業戰略布局,深度踐行“三美育人”理念,以情懷之美、學科之美、文化之美為筆,繪就培養紅色工程師的絢麗畫卷,為黨和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新工科人才。
該學院“信仰領航班”在重慶1949大劇院開展沉浸式黨課。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情懷之美:三師協同,使命擔當
家國情懷是紅色工程師的精神基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創新構建“三師同堂”思政教育模式,專業導師、思政導師與社會導師攜手共進,將家國情懷深深根植于專業學習的土壤之中。
在重慶建川博物館海軍166驅逐艦(珠海艦)開展“艦艇公開課”。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在重慶建川博物館,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拉開帷幕,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英勇無畏的精神無形中浸潤學生心田。于紅色教育基地,“沉浸式黨課”生動再現革命歷史場景,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等多樣化形式,讓紅色基因鮮活起來,為學生們筑牢信仰之基。
在企業一線,“實踐中的思政課”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大國工匠精神,涵養職業情懷。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跨越課堂邊界與學科畛域的育人模式,精準錨定“為誰培養人”的價值航向,同時以新穎的路徑探索“如何培養人”,成功構建起獨具材料學科特色的思政育人新生態,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融入家國發展宏圖,勇擔時代使命。
“深入企業一線,尋訪工匠精神”社會實踐活動。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學科之美:三域融合,科創引領
為攻克傳統材料專業教育課程內容陳舊、學科分隔等問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積極探索“學科、產教、科教”三域融合,秉持“材料+”學科交叉理念,深度融合電子、信息、機械、人工智能等領域知識,開發特色專業課程模塊,拓寬學生學科視野。
同時,開設“課堂—跨界課堂—前沿課堂”,將產業前沿技術與科研成果融入日常教學。與重慶平偉科技等企業合作開發的虛擬仿真項目,為學生搭建起“沉浸式”學習平臺,讓他們走進企業、參與項目,親身體驗輕合金材料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在實踐中鞏固與拓展學科知識。
學院開展青少年科技研學實踐活動。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依托材料學科的深厚底蘊與鮮明特色,學院全力構筑“大中小一體化”科普矩陣,為學生打造提升學科素養的多元平臺。微結構攝影大賽中,大學生們手持顯微鏡,以獨特視角定格金屬晶體微觀世界的絕美瞬間。推動材料科普進中小學活動中,3D打印技術與智能焊接機器人點燃青少年對科技的無限向往。
《材料強國·為國鑄劍》系列短片巧妙運用AIGC技術重構學科敘事,將材料學科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作用娓娓道來,讓抽象知識變得鮮活可感。此外,“材料劇本殺”系列活動別出心裁,學生沉浸其中,化身“偵探”,在推理探索中揭開材料奧秘,親身體驗學科魅力。
“材料劇本殺”活動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晦澀的學科知識在這些生動實踐里轉化為觸手可及的體驗,科學素養的種子在青年學生心田悄悄萌芽。學院以學科之美為引領,激發學生探索熱情,夯實專業根基,為紅色工程師的成長筑牢知識堡壘。
文化之美: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秉持“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與點燃”的理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構建“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社會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多元化的文化實踐教育,著力以思想鑄魂、以實踐礪行,致力于培養兼具材料報國志向與人文情懷的新工科人才。
結合“家國情,材料行”“新材筑夢,新質強國”等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學院融合材料學科特點,開展“井岡情·中國夢”“重走三線建設路”等主題講座和工程師職業倫理課程,強化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與行業使命感。
色彩斑斕的川劇臉譜繪制、寓意團圓的中秋月餅制作、揮毫潑墨的書畫大賽、別具一格的非遺主題展覽,以及讀書月里研本共讀,國慶期間校園文化地標打卡,利用AI技術重構二十四節氣物候圖譜,親身體驗校園農場育苗收獲……學院不斷推陳出新,探索活動新形式,有力推動五育并舉的育人格局持續完善。
學生在校園農場搭建農作物架子。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深度參與企業課題1908項,發表論文88篇,授權專利18項,并獲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312項。2023年楊衛剛團隊的畢業設計成果獲第八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86.7%的材料相關專業畢業生進入汽車、電子、高端裝備等戰略性行業,部分學生已成長為新能源企業的技術骨干。
他們以材料為筆,在祖國大地上書寫著硬核擔當的時代答卷,彰顯了學生的學科實踐創新能力與專業素養,也體現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三美”教育激發學生探索熱情,夯實專業根基的顯著成效。(晏紅霞、李相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