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520馬上到了,在情人們浪漫慶祝的同時,深圳有這樣一群人,還在償還因“尋找結婚對象”而欠下的貸款。
黃冰冰被婚介機構慫恿交了40萬費用,卻被婚托欺騙了感情,婚介機構拒絕承擔責任,目前她還背著30萬的貸款,每月還貸8000元。
蔣雅琪因家人催促相親結婚,“病急亂投醫”在婚介機構花了20萬,卻一次次被婚介糊弄,最終和機構妥協退費3.5萬,卻得簽下“捂嘴協議”。
這些婚介隱藏在高端寫字樓里,平時主要靠社交平臺廣撒網、發廣告,來進行“攬客”。
銷售和紅娘潤物細無聲地“洗腦”,便能讓急于脫單的心甘情愿地掏空家底,甚至在紅娘的指導下,使用各種途徑貸款交費。
根據《2023華南區域-深圳Z世代消費者洞察報告》,深圳職場單身率高達64.5%,位居全國首位,每10人中約有6-7人處于單身狀態。(Z世代覆蓋1995-2010年出生群體)
所以,這筆“單身賬”,還打算騙到多少“糊涂蛋”?
01
層層圈套
誘導貸款交費40萬
黃冰冰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被婚介機構騙走整整40萬,還討要不回來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這筆錢是她在紅娘的哄騙下,分多次貸款支付的。現在結婚對象沒有找到,貸款利息卻一分不少,每月8000元。
現在回想起來,她才發現被婚介誘騙的一整套流程,可謂步步為營,步步算計。
原本她只是抱著了解的心態,在一個她從小看大的主流媒體公眾號推出的相親文章中報了名。
隨后婚介機構的人聯系了她,讓她去店里了解一下,這家店在高端寫字樓里,看起來像大公司般可靠。
沒想到她一走進店門,銷售開始一頓游說,打感情牌“看到妹妹就想起自己的家人,所以特別想幫你,真心實意想幫你”,于是心軟的她付了3萬元,希望匹配一位門當戶對的男孩子。
然而,數次匹配的男孩子都是“各種奇葩”,“禿頭的最常見,口臭邋遢的、照片和本人差距巨大的等等。”
接著,銷售以此為由,讓她升級套餐,匹配更加優質的男孩,并現場展示了一位男嘉賓的資料:帥氣臉龐、海外碩士、年薪百萬、有房有車……見這位優質男生的前提,是交2.5萬元。“他們還一直強調,只要脫單了男生就會幫我報銷。”
黃冰冰疑惑這么優秀的男孩子為什么會單身,銷售現場給出了一套“標準答案”——之前在海外剛回來,圈子小,不會跟女孩子聊天,和她一樣單純,是老實人,適合結婚。
于是黃冰冰答應交錢并見面,見過面后,男孩子開始信息秒回,但過了幾天就斷崖式冷淡。
這時銷售又開始推銷,表示手頭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優質男會員,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但需要交50萬。
黃冰冰表示自己身上并沒有這么多錢,銷售開始詢問有多少存款、花唄額度、閃電貸額度等,發現都不夠,便開始給黃冰冰介紹貸款的人。
在這筆大額會費面前,黃冰冰猶豫了,對方看她遲疑,便拋出新的誘餌,表示如果最后結婚了,可以返回80%的錢款。
“她們說,這樣你婚也結了,錢還拿回來了。”黃冰冰就這樣被他們說動了,拿出了5.5萬存款,還貸款了20萬,交了25.5萬。
她從來沒有貸過款,銷售便找來了一個人,拿著她的手機申請了貸款,還要求黃冰冰給這個人轉賬了4000元,理由是手續費。
圖釋:黃冰冰貸款20萬信息
之后婚介機構又開始重回起點,濫竽充數地給她介紹對象,一直拖到合同期限,給她兩個選擇——要么在介紹過的里面找個人結婚,要么交10萬元給合同延期。
黃冰冰不愿意隨便結婚害人害己,她選擇再次貸款10萬。
自此之后,她發現自己的婚姻觀開始扭曲了,想隨便找個人結婚,拿回錢,但是在相親對象里找了一個試著談了一個月,還是覺得不合適。
她覺得婚姻已經成了一種生意,令她不適,想申請退款,但婚介機構表示,她可以“騙婚”。
“銷售讓我隨便找一個以前追過我的人結婚,這樣就可以返還部分的費用。”
根據合同上的規定,如果客戶最終在服務期內順利結婚,那么可以返還80%的費用。
“紅娘說,他們不管我跟誰結婚,只有結婚才能拿回錢。”
但黃冰冰認為,這依然是他們的套路,因為合同上寫著,如果使用不實或不當手段拿返還款,那這筆款項可以被機構全部追回。
機構冠冕堂皇地讓她“騙婚”,是為了讓她違反合同的規定,她們可以倒打一耙,把所有的費用一口吞掉。
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地讓她無法脫身。直到最后,她表示不想結婚了,要求退回部分款項。
紅娘無情地拒絕了她,還補充一句:可以到他們公司上班,來還欠下的貸款。
02
合同霸王條款
退款成了封口費
輕易相信他人,是這群“婚介受害者”的致命因素,也導致了他們現在的被動局面。
蔣雅琪當時在和銷售聊時,并不想直接付款簽合同,還想再繼續觀望一下。
但在婚介機構里,好像沒有讓客戶空著手進門的道理,勢在必得拿下每一個“意志力不夠堅定”的客戶。
銷售不讓她離開,反復催促她簽下合同,還多個人輪番上陣花3個小時給她洗腦。
她當場表示身上并沒有5.2萬元,但銷售表示,他們介紹的相親對象品質取決于會費,交得少只能匹配同樣少的,引導她用信用卡、借唄等貸款支付。
當時,她并沒有仔細查看合同上的條款,只聽到銷售一直強調,三個月內會相親成功,如果不成功的話也會一直介紹,直到成功為止,沒有限額,便匆匆簽下了字。
由于太信任銷售,她簽完才發現,合同上白紙黑字標明限額6位。銷售還承諾,3年內結婚,都會進行80%的返款,而合同上寫的是一年內,并且如果從其他途徑找到結婚對象則沒有返款。
圖釋:蔣雅琪的合同
當時第一家婚介機構在收費2個月之后,宣布公司更換場地(實則已經面臨倒閉跑路),讓蔣雅琪去另外一家婚介機構,由新的機構提供服務,并重新收費15萬。
這家婚介機構表示會有總監親自為她挑選對象,并指導提高她的戀愛能力。
然而,做的并沒有說的好聽,他們給蔣雅琪介紹的對象,和5.2萬的沒有差別,依然不符合她的要求。
在她察覺不對想退款時,卻發現不符合合同上的退款規定,也沒有有力的證據可以起訴他們詐騙。
被婚介公司引導購買貴價套餐的人發現,這些公司不約而同地都有陰陽價目單。
價目單上的各種套餐不會標明價格,價格不透明,客戶有多少錢,加上能借多少錢,便是他們即時的套餐價格。
在初次見面的時候,他們還抱著了解一下的心態踏進婚介機構,而這些機構卻把他們當成最大的獵物,多人輪番進行三四個小時的話術推銷,展示相親成功的返款截圖和視頻。
他們還會不斷重復這些話術:連這幾萬塊都不舍得給自己投資嗎?婚姻可是終身大事,找到對象他們會幫你報銷的。
不少人被他們哄騙得暈頭轉向,在不清醒的狀態下用信用卡、花唄、借唄等途徑,貸款購買服務。
在一個“婚介機構詐騙維權群”里,群主表示被騙的女生會比男生多,且金額更大。
“男生一般都在3萬以內,女生的都不低于3萬,就我知道的有7萬、10萬、15萬、23萬、38萬……”
其中,通過貸款支付的人占了大半,很多人最終結婚對象沒找到,卻背了一身的債務。
有些人會積極和機構聯系,申請退款,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避雷帖子,在機構門口舉牌讓新客戶避雷。
有些機構會忌憚他們的影響,同意退款。然而,退全款的情況幾乎沒有,退10%-30%的條件是客戶不能再在網絡上散播任何對他們不利的信息,否則將收回退款。
誰能想到,明明是該被退還的錢款,卻成了封口費。
03
目標不是高攀
只求門當戶對
蔣雅琪把自己的經歷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想提醒其他的人謹慎踩到這家婚介機構的坑。
然而,評論區卻有人說:是你們活該,因為想找好的對象,太貪婪了。
蔣雅琪百口莫辯,她本身是碩士學歷、年薪40萬,目標只是找一個工資相當、學歷本科及以上、五官端正合眼緣的人,也不要求有房,要求僅僅是門當戶對。
她平時忙于工作,工作圈和社交圈都很小,所以當時近35歲了,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家里人又催著找對象,她沒有辦法,才求助于在社交平臺上刷到的婚介機構。
當時,婚介機構邀請她到店里了解一下,她發現這家機構在高端寫字樓,以為是一家正規的靠譜公司。沒想到,這“病急亂投醫”,被婚介機構抓住了把柄,拿捏了經濟命脈。
婚介機構給她介紹的人,沒有一個綜合符合她的要求:有的有錢,但是性格、長相不好。有的錢特別少,但是性格會好一點。
紅娘一次次為他們介紹的對象,并沒有根據他們的要求來精準匹配,同時也沒有審核信息的真實性。
有一次,他們稱給蔣雅琪介紹了一名正編警察,而蔣雅琪到了現場聊完才發現,對方只是一名輔警。
另一位找上婚介機構的女孩陳夢形容自己交的這一筆相親費,是在花錢找罪受。
那時候她25歲,紅娘給她介紹的都是又老又丑又猥瑣的男生,是她在路上遇到連頭都不愿意抬起來看一眼的人群。
她才發現紅娘給她看的男方照片是經過高度美顏的,實際上本人和照片隔著50萬的整容費。
“有一次我穿個短裙去,那男生一直盯著看,還好我有拿枕頭蓋住,真的太惡心了。”
給他們介紹的這些人,和一開始哄騙他們簽下合同時展示的那些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人。
“當時出示的都是超級優秀的男生的資料,讓我們覺得物超所值,現實卻是兩極反轉。”
當時紅娘還保證,男方的信息審核會更嚴格,比如房產證、駕駛證、工資流水都會經過審核,有一些還會進行家訪。
而同樣受到婚介機構欺騙的男生卻表示,當時并不要求提供任何財產或者學歷證明資料,資料填寫后也不會有審核的步驟。
圖釋:在婚介維權群,男女嘉賓對賬
在婚介機構找過對象的莫爾表示,當時自己只是想花點小錢,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生。而紅娘則PUA他,要懂得投資,多交錢,才可以介紹白富美。
“我說白富美能看上我?紅娘一個勁夸我,說他們很多女會員不看男生身高長相實力的,只要真心對女生好就能成功。”
最終情況是,紅娘夸下的海口無法實現,他們公司還多次轉移地址,莫爾從福田追到南山,向他們公司追討了一年,要回了3萬元的會費。
他們總結出,紅娘的目的是把匹配的次數耗盡,并非真的想幫忙匹配成功,讓他們都拿到返款。
為此,他們還會安排婚托,來消耗匹配次數。
和婚托相親,他們有一套識別體系:要么是對方明顯不來電,像是來做任務的。要么是提醒了對方,這家婚介機構有問題,而對方卻表示無所謂的。
他們觀察到,現實情況和婚介機構宣傳的相親成功率相反,最終走上維權的人,比走進婚姻的人還要多得多。
04
對婚姻徹底失望
是比經濟損失更大的精神傷害
黃冰冰在經歷40萬的經濟損傷的同時,也經歷著巨大的精神創傷。
經此一騙,她對婚姻徹底失望,認為婚姻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甚至一度想隨便找個人結婚,只為拿回返款。
她震撼于婚介機構里人均扭曲的三觀,一次次的信任被他們踐踏,付出的善意卻被無情地利用,最后只換來欺騙和甩鍋。
“我那段時間心理和精神都出現了問題,到現在提起來我都沒辦法平復心情。”
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人性的險惡,便是在這追求幸福的路上,被婚介機構來了當頭一棒,從此認為婚姻就是一筆交易。
那些一開始就把婚姻當成生意的人,不怕找不到對象,而那些真心想花錢為自己拓寬社交圈子,努力進入婚姻的人,卻因此被洗腦“婚姻只是一筆買賣”。
“沒想到,在當代還有被明晃晃詐騙了,卻不能為自己討回公道的道理。被坑只能認栽,或者拋頭露臉地去維權。”
不少受害者便是這樣,到婚介機構門口舉牌,或者在他們客戶最多的時間點,到機構去勸誡那些客戶注意詐騙。
而更常見的是這些婚介機構因為詐騙倒閉后,換了個馬甲又重新開始哄騙容易信任他人的人們。
最近黃冰冰在社交平臺上遇到了一位同家婚介機構的受害者,那是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工作都還沒找到,便被婚介機構忽悠了6000元。
“還PUA人家小姑娘要好好化妝好好提升自己,這樣男生才會喜歡她。”
這樣的話,她在機構提供的戀愛課程里聽過無數類似的表達了。機構謊稱邀請的是專業的情感專家,來為他們提供情感咨詢和指導。
結果,教的都是一些讓她不置可否的東西,多的是貶低自己去討好對方的內容,讓人毫無尊嚴,只為能夠踏入婚姻。
而這也是這些婚介機構增收的一種方式。
當他們多次相親失敗,紅娘便會PUA他們,是他們心理有問題,與人相處出現問題,情商不夠高等等,讓他們不停地懷疑自我。
更有甚者,制造年齡焦慮、容貌焦慮、家境焦慮等痛點,強調婚戀市場的不對等性,去誤導他們的認知。
直到他們再次付費,買下一對一指導的心理課程,由所謂沒有資質的“專家”來開課指導。
“一步步落入圈套,到一步步無法脫身,最后被搞得精神分裂”,黃冰冰感嘆,早知道就不點開那個婚介機構的帖子并且注冊號碼了。
備注: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白粥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