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據外媒 Autocar 今日報道,大眾汽車 CEO 托馬斯?謝弗表示,品牌短期內不太可能在歐洲市場推出增程式動力系統,因為目前傳統的插混已能很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大眾不久前在上海車展發布了 ID.Era 概念車,這是一款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大型增程式純電 SUV,綜合續航達到 1000km。
謝弗表示,增程系統更適用于像 ID.Era 這樣的中大型車,在歐洲并無顯著應用場景。“這項技術并不新,在中國重新受到關注,在美國的大車上也可能適用。它的確有助于應對碳排放法規,但主要是用于大型車。”
他對增程系統在小型車上的必要性提出質疑:“既然已經有插混車型,還需要增程器嗎?增程技術很昂貴,既要搭載大電池,又要配備內燃機。從駕駛體驗和成本角度看,沒理由既推增程系統,又保留插混系統。”
謝弗認為,大眾最新一代插混車型具備較強續航和快充性能,無需更換為其他電驅方案,高爾夫、帕薩特、途觀和探岳目前的方案“無需更動”。“在大型車型上,增程方案是可以的。比如我們將在美國推出的 Scout,就會采用這一技術。”
謝弗表示,上海車展期間發布的概念車雖以中國市場為主,但若有明確需求和商業可行性,也會考慮推廣至全球。當被問及新車是否有可能回到“老家”時,他回答:“我們從未否定這個可能。關鍵在于:它們在產品線中是否有合適的位置?市場是否存在?”
“在歐洲,這類大型 SUV 市場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品牌。要在這類市場投入并不容易。但在中國和美國就不同 —— 我們過去已有類似經驗,例如在美國推出 Atlas,在中國推出途昂(IT之家注:其實是同一款車在中美兩地的不同命名)。在歐洲,我們更關注的是產品結構和利潤來源。預算緊張之下必須權衡優先級。對我而言,這類車型在歐洲不是當下優先考慮的方向。”
謝弗稱,大眾目前在歐洲已推出從 ID.1 到 ID.Buzz 的完整電動車陣容,覆蓋從入門級到高端產品,并對此“非常滿意”。而隨著轉型逐步推進,也不排除新增旗艦車型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