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其實吧,每次胖胖寫一些關于教育的話題,評論區總能蹦出一兩個老生常談的聲音,像昨天胖胖在小號一篇文章中就有這么一條:
“你又沒當過老師,少對老師吵吵。”
是,胖胖承認,確實沒當過。
但胖胖早年在教培行業里,五六年下來,見過的、聽過的、經歷過的,真不少。
難道非得打過孩子、嚇哭過學生才有資格評論這個話題?
再說了,這又有什么不能說的?
韓寒在《通稿2003》里講過一句話,印象特別深:
“我們幾千年來一直故意將教師的地位拔高,終于拔到今天這個完全不正確的位置,并且稱作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其實說穿了,教師只是一種職業,是養家糊口的一個途徑,和出租車司機、清潔工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全天下的教師一個月就拿兩百塊錢,那倒是可以考慮叫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
說真的,有些人就是靠著“神圣光環”給自己涂脂抹粉,不讓人批評、不讓人揭短,好像誰要說一句老師不好,那就是“砸了根基”。
而當我們繼續把“老師神圣不可侵犯”當成共識時,我們就默認了一種危險的邏輯:
任何披著神圣外衣的行為,都不該被質疑。
這不僅在教育領域,很多行業都一樣。
可人性是一樣的,職業光環也不會自動生出道德。
所以,胖胖斗膽敢說這么一句話:
有些人,真不配育人,不配當老師。
他們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光輝職業”。
我們想要的老師,是能把孩子當人看的人。
是能尊重孩子個性,而不是壓制。是能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恐嚇。是能管教但有底線,能嚴格但有愛心。
最近呢,新浪新聞就報道了這么一件事:
新疆某幼兒園,#一個小女孩在過生日時被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扇了頭。
就因為孩子摘掉了生日帽。
視頻里,扇完之后,孩子在視頻中還得強顏歡笑,配合“擺拍”出一副開心模樣。
這不是陽光下的光輝,這是陰影里的暴力。
這事的視頻被誤發到了家長群,結果消息爆炸,該孩子家長一個個點開看,終于發現了這段畫面。
家長第一時間把孩子接了回來,轉了學,還在視頻里回應:
“統一回復一下,我看到視頻的第一時間把孩子接了回來,我們現在已經轉幼兒園了,在另一個學校上了,感謝大家的關心,一定會有一個結果的。”
現在不少人看到這種新聞,第一反應是震驚、憤怒,然后就是“這只是個別現象”“不能以偏概全”。
可真的是“個別”嗎?
每次新聞一發布,哪一個不都是一個個“個別”?可為什么“個別”能年年不斷,月月不斷?
說白了,是因為有些行業太容易藏污納垢。
這個行業,對外有光環,對內有閉環。
出了事,學校先封口,像昨天胖胖小號文章事件中的家長怕事,大多數孩子不會說,老師同事更不會當出頭鳥。
像這次結果就是,施暴者到該新聞發布時仍無處理結果,受害者沉默轉學。
老師扇孩子,這可不是一時沖動,在胖胖的理解,這是形成了條件反射的“管理方式”。
尤其在幼兒園階段,不少老師根本沒有接受過真正的兒童心理學訓練,完全是靠“經驗”教學,而經驗里最簡單粗暴的一招,就是用打壓換服從。
孩子不聽話,先瞪一眼。 孩子不配合,吼一嗓子。 孩子掉鏈子,打一下。
所以其實這是一種“默認模式”。
在很多地方,體罰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被拍下來。
但有沒有想過,那個在生日那天被打的孩子,以后還會覺得“生日快樂”是個好詞嗎?
孩子不過是把帽子摘了,老師憑什么上手打?
孩子生日那天,本該是被祝福、被溫柔對待的日子,卻成了孩子童年記憶里一塊陰影。
更可怕的一點是,孩子居然在被打之后知道要“假裝開心”。這說明什么?
說明她不是第一次被強迫壓抑情緒了。
這難道不是被多次馴化后所形成的“條件反射”?
所以,視頻里孩子“強裝開心”的表情,透露出一個現象:
我們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多次訓練成了“情緒機器人”。
不準哭、不準鬧、不準表達真實情緒。
必須聽話、乖巧、感恩。
甚至被打了,也得強顏歡笑。
這種壓抑情緒的教育,長大后會怎樣?
哎,有太多人對“教育”這兩個字,存在太多的誤解。
很多人覺得,孩子不聽話就該打,所謂“不打不成器”。
這是一種把孩子當“物品”或“工具”的思維。
不順你的意,就可以摔、可以扔、可以打。
孩子不是工具,也不是任你打罵的小動物。孩子是一個有尊嚴、有情緒的獨立個體。
教育,不是把孩子打服,而是教會他們成為有自我意識、有判斷力的人。
再說深一點:
為什么很多人看到這種新聞不會憤怒,反而會說:“不就是打一下嘛,小時候誰沒被打過?”
因為有很多人,從小到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被打被罵,是家常便飯。于是便開始合理化它。
“我小時候也被打,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但我們真的“好好地”長大了嗎?
多少人內心敏感卻裝作堅強,多少人怕犯錯、怕再次被打、怕表達。
這是成長嗎?
如果這是成長了,那代價也沉重。
教育暴力最可怕的地方,不只是當下的痛,更是它留下的后遺癥。
而這種后遺癥,有時候會代代傳遞。
父母被打過,于是也覺得打孩子沒問題;老師小時候也被打,所以現在打學生“只是教育方式”。
惡性循環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
要打破這個循環,需要全社會的共識,對教育的重新認識,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對暴力零容忍的態度。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相信這些“披著神圣外衣”的光環了。
老師說的話就是對的,就是“為你好”。
但他們也需要監督。
很多“披著教育外衣的暴力”,正是因為沒人監督才得以橫行。
現在這個視頻,是“誤發”才曝光。那還有多少孩子,正被打著“教育”的名義傷害著?
沒有攝像頭的地方,誰來為他們說話?
昨天胖胖小號文章,也是談到教育,有人評論道:“又讓你逮到機會上綱上線了。”
但胖胖真的想說這么一個道理,正是這種“不上綱上線”的態度,才讓無數惡劣行為有了土壤。
今天你覺得“只是扇了一下”,明天可能就變成“只是打了一頓”,后天呢?
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悲劇發生了,才追悔莫及。
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含糊。
孩子被打了,還要假裝開心,那是最大的悲哀。
冰山下的骯臟,也不該被馴化后的沉默所包裹。
這在胖胖看來真不是“上綱上線”,而是為了讓骯臟無處遁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