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深化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做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規范義務教育陽光招生程序,切實保障每一個孩子公平享有優質義務教育機會。
陽光規范招生,確保入學公平公正
拱墅區成立義務教育學校陽光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區政府、教育局分別設立招生工作小組,學校同教育局、公安機關、街道辦事處組成招生工作專班,形成三級聯動機制,穩妥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公民同招”政策,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公辦學校招生以戶籍、居住證為入學依據,綜合考慮符合條件的兒童戶籍、父母戶籍和家庭房產等因素,根據落戶年限進行排序錄取。民辦學校“鎖區”招生,在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一律搖號派位,隨機錄??;首次招生不足的民辦學校,可在全區范圍內補招一次。二是數智驅動招生入學工作。拱墅區教育局主動與公安、住建、數據資源局等部門對接,整合多部門數據打造招生工作一體化平臺。2021年上線的“學區一點通”公眾服務平臺,集預警發布、學區查詢、政策咨詢等功能于一體,發布公辦小學“紅黃綠”三級入學預警信息,供家長實時查詢,以避免盲目追捧熱點學區。2022年上線的“墅智入學”系統,實現了入學報名、審核、錄取全程網絡化。三是暖心護航,落細特殊群體入學保障。招生工作依法落實特殊群體入學保障,全區在校隨遷子女共計24885人,實現100%享受普惠教育公辦教育;特殊兒童少年832人實施“一人一案”、分類安置;軍人、公安民警、烈士、高層次人才等群體子女,實行專窗服務、跟蹤督辦。針對多孩家庭子女,還創新實行義務教育“長幼隨學”舉措,切實解決家庭接送難題。
強化教師交流輪崗,推動區域更高質量發展
2021年,杭州市原下城和原拱墅兩區合并為新拱墅區。面對義務教育學?!澳蠌姳比酢碧魬穑鹿笆麉^堅持“好教師”奠基“美好教育”理念,提振北部義務教育洼地,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北部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一是實施交流輪崗傾斜性支持政策,健全完善交流輪崗激勵機制。北部地區學校教師每月工資增加績效獎勵600元,年終教師發展獎金額外增加10%;教師職務晉升、職稱評審、評優評先和榮譽表彰時,優先考慮擁有北部農村學?;虮∪鯇W校輪崗經歷人員,并且北部地區學校人數比例高于南部地區;教師評定高級職稱時必須具有薄弱學校任教3年經歷。2023年在評優評先總數中,輪崗教師比例達到43%,形成“越交流輪崗越發展”的良性循環。二是依托名特校長工作室,加快優秀骨干全域融合和定向交流。名特校長工作室吸納薄弱學校領導為學員,每學年組織不少于6次研討活動,將學校管理工作難點、熱點問題作為課題研究。“十四五”期間共培訓薄弱學校校長113名。三是支持薄弱學校選派薄弱學科教師到名師工作室交流輪訓。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和學員組成教師發展共同體,每學年定期開展4—8次活動。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按需送教,精準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專業能力?!笆奈濉逼陂g共培訓薄弱學校薄弱學科教師1068名。
優質學校引領示范,強化優質課程資源共享
拱墅區發揮優質學校引領示范作用,著力縮小校際差距。一是以名校集團化為契機,實施名校引領計劃。拱墅區通過“名校+弱?!薄懊?新?!钡刃问?,組建了賣魚橋、安吉路等37個教育集團,形成名校特色活動、特色項目、特色課程集團共享制度,以名校優質課程資源輻射引領帶動底部抬升。教育集團名校整合校本課程、微視頻等優質課程資源,組建集團分校優質課程“嫁接”項目團隊,確保名校優質課程在集團分校落地生根。二是探索區域優質課程的共建共享機制,引導學校自主成立課程研修聯盟,共同推動學校課程品質與內涵提升。課程聯盟由優質名校牽頭,6至8所成員學校共同參與,通過常態化研修與共享,實現了優質課程資源從單一學校到區域多校共享的轉變。三是建立區域精品課程遴選和培育機制。為對接省、市義務教育精品課程評比工作,拱墅區每年組織1次義務教育精品課程遴選,確定候選精品課程。課程專家與教研員深入學校了解候選精品課程的建設情況并提供專業指導。拱墅教育資源云平臺收錄優質課程和精品課程課例、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等資源,方便教師線上學習優質課程和精品課程。2022年以來,培育省級精品課程9門、市級精品課程45門、區級優質課106門。
?。ㄗ髡呦嫡憬『贾菔泄笆麉^教育局副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6日 第09版
作者: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