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單縣張集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真心實意了解民情,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切實提升群眾自治能力,交出了一份讓老百姓點贊的“成績單”,群眾滿意度連續8年在全縣位列第一。
讓群眾大膽說,真心實意了解民情。張集鎮成立以副科級干部和黨支部書記為主體的工作隊,通過“網格員入戶走訪、收集反饋問題、分類建檔立冊”三步走,累計銷號解決群眾關于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62條。針對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援助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統籌綜治、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力量,每周至少2天下沉到村辦公,列出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銷號反饋清單“三張清單”,同時暢通12345民生熱線、線上信訪平臺等反饋渠道,精準解決群眾訴求。
讓群眾自己評,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張集鎮以做優志愿服務為落腳點,連續6年舉辦“揚帆起航、莫忘桑梓”升學禮,為新考取的本科、碩士、博士生每人發放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助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子1200余人,發放助學金金額210余萬元。鎮黨委牽頭,與6家醫院建立合作關系,每月免費為70歲以上老人健康查體,同時利用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幫辦代辦、衛生清掃等服務,讓老人不出門就可享受便捷服務。深入開展“路相連、溝相通,上見亮、下見綠”專項行動,村村通覆蓋率從30%上升到100%,戶戶通從基本為零躍升到98%。
讓群眾自己干,切實提升自治能力。為解決鄉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問題,張集鎮在全鎮25個村分別成立網格員隊伍、文體隊伍、孝善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四支村級社會治理隊伍,帶動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評議、自己的矛盾自己化解、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社會治理格局。鎮村兩級積極搭建集體經濟發展平臺,對接縣級協會商會共享資源、技術、人才,挖掘各村資源稟賦,發展了香菇、紅小玉西瓜、維納斯黃金蘋果、紅薯粉條、油用向日葵等14個集體經濟支柱產業。同時,組織青年人才常態化開展助農直播,帶動農戶增收,有效實現了“產治聯動”雙向賦能。
菏澤日報記者 胡德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