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融水苗族自治縣中醫醫院耳鼻喉科接診了一位特殊患者。該男子連續3天反復鼻出血,并伴有明顯異物感。據患者回憶,發病前曾在野外飲用山泉水,隨后便出現異常癥狀。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次日他竟發現鼻腔內有生物蠕動!
通過電子鼻咽鏡檢查,醫生在患者右側鼻腔深處發現一條正在游動的水蛭。經過精細操作,醫生成功取出這條長約5厘米的活體水蛭。看著治療盤中仍在扭動的"不速之客",患者后怕不已:"太危險了!再也不敢隨便喝野外的生水了。"
01【緊急科普】水蛭入體的真實風險
水蛭(螞蟥)是夏季常見水生生物,其分泌的水蛭素能阻止血液凝固。雖然多數情況下水蛭只附著體表,但在特定情況下可能侵入人體腔道:
高危部位:鼻腔、尿道、陰道等與外界相通的腔道
典型癥狀:反復異常出血、異物感、蠕動感
感染途徑:飲用生水、野外游泳、涉水作業時
02【救命指南】遇到水蛭怎么辦?
體表叮咬:
勿強行拉扯!可拍打叮咬部位或涂抹濃鹽水/風油精使其脫落
立即用酒精/碘伏消毒傷口
腔道侵入:
絕對禁止:用水沖洗/盲目夾取(可能導致水蛭深入)
正確做法:立即就醫!電子鼻咽鏡可精準取出
03【防護貼士】夏季防蛭備忘錄
野外飲水務必煮沸
涉水時扎緊褲腳袖口
可預先涂抹硫磺皂/風油精驅避
出現不明出血及時就醫
醫生特別提醒:水蛭在人體內可長期存活!任何異常出血伴鼻部不適感應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診,避免造成更大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