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內(nèi)的車企在造新車的時候,大部分都會加上一塊,或者幾塊大屏。但法拉利對此表示不屑一顧,并且表示:車是用來開的,不是手機,也不是沙發(fā)。
法拉利CEO:法拉利為駕駛而生
近期法拉利的現(xiàn)任CEO Benedetto Vigna先生,在被問及為什么不愿意法拉利車里安裝過多屏幕。他的回答是:“法拉利是為駕駛而生的,它不是一張沙發(fā),不是一臺手機,更不是一個數(shù)據(jù)中心。”
同時他還表示,自己出身于半導體行業(yè),很清楚車里什么東西對用戶有用,什么東西對供應商有用。這一系列的言論,被很多人認為是真酸。畢竟我們國內(nèi)消費者對汽車的認知當中,有一條是金科玉律,那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目前我們國內(nèi)大部分的汽車品牌,都在針對智能駕駛輔助、智能化座艙大力研發(fā),投入非常多。而大部分的傳統(tǒng)海外品牌,對這部分功能并不是很在行,甚至許多品牌正在尋求與國內(nèi)車企的合作。
不管是體現(xiàn)科技感還是確實需要大屏來實現(xiàn)功能,現(xiàn)在新車上的屏幕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除了常規(guī)的中控大屏,一般現(xiàn)在都有副駕娛樂屏,其他還有遠端屏、吸頂屏、帶魚屏、貫穿屏,總之一臺新車沒個三五塊屏都不好意宣發(fā)。
法拉利的科技樹點歪了?
這個事兒放在法拉利身上好像確實不能用一般的眼光來看。正如法拉利CEO此前表示的,法拉利客戶的核心訴求是駕駛樂趣,品牌對自動駕駛技術“毫無興趣”。
如果我們普通人買一臺家用車,對車輛的訴求大概率是空間、舒適、好用、易用這類的。如果在某方面能有一定的突出,比如性能強,比如智駕強,都可以作為賣點。
而法拉利就不一樣了,它本身就是一個賣點。買法拉利的人可能是追求品牌,也可能是追求極致的駕駛感受,但絕不可能因為它的自動化、智能化。換句話說,買法拉利的人不可能因為它沒有大屏,或者沒有智駕就不買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你法拉利自己不也在增加屏幕的數(shù)量嗎,這算不算一種真香?
雖然法拉利CEO這番言論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得不說,國內(nèi)的新能源車發(fā)展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類似的性能,小米SU7U只需要50多萬,而法拉利少說加個0。所以酸不酸,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