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今年以來,廣西來賓武宣縣東鄉鎮積極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新模式,在莫村啟動數字鄉村治理平臺試點,以“一屏守平安、一碼解民憂、一網促共治”為目標,將智慧治理的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和家家戶戶。今年一季度,該鎮接到群眾反映“五事”47件,全部獲得解決,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
過去,村民辦理事務大多依賴線下,不僅手續繁瑣、效率不高,而且信息反饋鏈條長、響應周期慢,治理成本高。如今,依托中國電信的數字鄉村治理平臺,武宣分公司融合鎮情村情定制開發“東鄉碼上報”功能服務,群眾通過微信“掃碼”即可以通過語音、圖片和視頻等方式反映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急難事、期盼事,村級網格員和鎮級管理員可通過數字鄉村治理平臺第一時間收集、反饋、分派和處理群眾意見問題,真正做到“問題隨手報,處置無死角”。
東鄉鎮工作人員在后臺查看群眾上報問題。劉嘉欣攝
在莫村,一起桉樹林火災導致的賠償糾紛問題曾讓村民梁某焦頭爛額。通過掃碼上報后,系統第一時間推送問題至村網格員和鎮綜治中心,兩級力量迅速聯合開展調查取證,僅用3個工作日便完成責任劃分與賠償協調,徹底解決了困擾多日的煩心事。“掃碼當天就有干部聯系我,賠償也談好了,既不跑冤枉路,也不怕沒人管。”村民非常認可這種新模式。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鎮已接入1399個視頻監控探頭與2路高空球機探頭,監控覆蓋全鎮90%以上區域,24小時智能預警能精準識別火災、危險水域、河道水位等風險,為在全鎮推動數字鄉村治理奠定了基礎。
東鄉鎮社會治理綜合智慧中心鄉村治理平臺智慧大屏。劉嘉欣攝
在東鄉鎮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一塊智慧大屏實時展示轄區人口分布、治安態勢、網格服務情況和群眾訴求辦理進度。干部只需動動鼠標,就能調取村情動態、網格信息、視頻圖像和上報記錄,實現村級治理“可看、可管、可控”。除“東鄉碼上報”外,數字鄉村治理平臺還整合了“一張圖”、進度排名、全科網格、基層助手、五事共治、內容發布、運行支撐、智慧黨建等多功能模塊,提升基層干部管理效能,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化讓基層治理更精準、服務更便捷。”東鄉鎮黨委書記吳海倫表示,通過“東鄉碼上報”構建起問題發現、收集、處置、反饋的完整鏈條,解決了基層“看得見管不了、管得了推不動”的難題,通過科技賦能,既提升治理效能,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實現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中國電信武宣分公司對該平臺的運行提供技術支持和系統運維,組建“1+3”服務團隊(1個縣公司專班+3個鄉鎮服務站),派駐該鎮梳理業務流程、采集底圖信息、開展干部培訓,確保系統建得起來、用得順手、管得高效。下一步,平臺還將引入AI語義分析與數字檔案管理功能,持續提升智能治理能力,服務更多鄉村場景。
從“跑斷腿”到“掃碼報”,從“人盯人”到“系統盯”,從“靠經驗”到“靠數據”,“東鄉碼上報”既守住了平安底線,又解決了民生訴求,更激活了治理活力,讓東鄉鎮走出了一條科技賦能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子。(韋發偉、張建健、陸虹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