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北面的竇州古城,信宜市人民法院鎮隆法庭司法下沉助力基層治理的網格映照著古城景觀,展現出亮麗的“楓”景和強大生命力。
為適應新時代新使命對“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新要求,鎮隆法庭依托“網格化”基礎,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積極探索“法庭+綜治中心”基層治理新模式,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共治,實現人民法庭與綜治中心的融合發展,不僅讓“網格化”煥發新生,也讓司法服務更加貼近群眾生活,用生動的基層實踐交出了基層治理新答卷。
1
多維聯動∣構建協同共治新格局
“我們自己差點都放棄了,幸虧法官不厭其煩地幫我們調解。”鎮隆鎮綜治中心的調解室內,某幼兒園的李園長激動得眼眶泛紅,一個勁地表示感謝。
2021年2月,李園長向鎮隆鎮的陸叔租用了一棟五層的房屋用于經營幼兒園,雙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每月租金2萬元,但園方4年多僅支付了2萬元租金,陸叔多次催收未果后便提起訴訟。
鎮隆法庭受理案件后,當即到案涉房屋所在社區走訪。經了解,幼兒園自辦學以來生源就不多,實際使用場地僅為該房屋的一、二層及門前大院。且近年來生源均有所減少,園方在支付幼兒園日常開支及職工工資后,實在無力支付高額租金。
“4年了,再不交租金就趕緊搬走!”陸叔氣憤地表示。
“我們確實經營困難,實在無法付清拖欠的租金,若要我們搬走,園里90多名學生又該如何處置呢?”李園長為難地表示。
法官在溝通過程中發現,案件事實清楚,徑行判決會牽涉到90多名幼童的就讀問題。為了妥善解決問題,維護社區民生穩定,法官當即聯系鎮隆綜治中心,整合教育部門、居委等合力,協同對當事人進行“背對背”調解。
“陸叔,街坊鄰居都反映,幼兒園只用了兩層,其他三層都不使用,這個租金對他們來說確實有壓力。”居委會委員勸說著陸叔,“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況,若真把幼兒園搬了,你也找不到如此穩定的租客,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李園長,既然你經營幼兒園,就要做好規劃,不但要對孩子們負責,還要解決好后勤保障問題,不要辜負家長和我們對你的信任,要誠意解決問題?!苯逃块T代表也語重心長勸說李園長。
在相關部門的勸說下,陸叔和李園長均有了調解意向,但是李園長表示,希望減免部分租金;而陸叔則表示,幼兒園拖欠租金多年,其家人反對減免租金。
但法官并未放棄,一遍又一遍跟當事人溝通、釋明法律規定、分析現狀及判決后果。最終雙方達成了減免部分租金、園方限期付清拖欠租金的調解協議。
“觸角”末梢再延伸一點,聯動解紛再深入一步。鎮隆法庭通過與綜治中心的緊密協作,靈活吸納鎮綜治辦、司法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調解員等“N”力量,聯動多部門構建起多元解紛機制,創建基層解紛工作“一張網”治理格局,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從法院單一辦理模式,向綜治中心一體化協同辦理模式延伸,主動實現糾紛化解從“被動收案”到“主動治理”的跨越。
2
N元延伸丨繪就多彩竇州“楓景圖”
“十分感謝法官和調解員積極做工作,要不然我們不可能這么快拿到賠償款?!痹阪偮〗痪嘘牭澜灰惑w化調解室里,梁飛(化名)家長和劉小藝(化名)家長由衷地向法官和交警調解員表示感謝。
2025年1月,16歲的劉小藝駕駛摩托車搭載19歲的梁飛在鎮隆某村道行駛時,與一貨車發生碰撞,造成梁飛受傷、劉小藝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
鎮隆交警中隊經勘查認定,劉小藝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貨車方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梁飛不承擔事故責任。由于案件事實清楚,且梁飛與劉小藝的索賠金額在貨車投保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賠償限額內,鎮隆交警中隊組織各方當事人嘗試調解。
“梁飛與劉小藝的家長相互指責,劉小藝的家長已遭受喪子之痛,還要負事故主要責任賠償梁飛的損失,情感上難以接受?!笨此坪唵蔚陌盖?,在調解時卻陷入了僵局,鎮隆交警中隊通過“法庭+交警”庭隊共建機制向鎮隆法庭反映了案件情況。
鎮隆法庭當即啟動“道交糾紛一站式調解”機制,由法官和交警調解員共同組織各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針對案件爭議焦點,法庭與交警中隊深入研討,提出了從保險公司應向劉小藝賠償款項中扣減劉小藝方應向梁飛賠償的款項的大膽設想,并征求了梁飛及劉小藝家長的意見,雙方均同意上述方案。
本以為問題迎刃而解了,但是保險公司卻提出了新的問題:“按這個方案支付給梁飛的金額超出了我司應賠金額,不符合公司財務規定?!?/p>
法官沒有灰心,即時聯系該保險公司常駐“道交糾紛一體化”工作室的調解員,由保險公司內部協調溝通,同時法官明確指出:“法庭會出具民事調解書,明確寫上保險公司支付給梁飛的款項中包含劉小藝應向梁飛賠償的款項這一事實。”
經過多方努力,梁飛、劉小藝家長與保險公司達成理賠協議,各方均同意在達成協議后20日內,由保險公司按法庭和交警中隊提出的方案支付賠償款給梁飛和劉小藝家長。
鎮隆法庭對“1+6+N”的“N”賦予了無限可能,一方面把協同機制觸角向政府職能部門延伸,協同轄區交警部門探索建立“庭隊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糾紛同調”的道交糾紛聯調共治新機制,推動道交糾紛化解由個案治理向集成治理轉變、突擊治理向長效治理轉變、終端裁決向前端防控轉變。
另一方面,針對類案需要,與村居委、商會、調解組織等合作聯動,建立長效協同機制。以本案保險公司為例,不同案件的理賠員可以通過協同機制常駐人員達成企業內部有效溝通,提高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理賠效率,為源頭解紛注入更大力量。
2021年至2024年期間,鎮隆法庭新收進入訴訟程序的道交案件數量連續四年逐年下降,2025年1—4月,鎮隆法庭道交案件調解率達60%,協同共治的作用逐漸體現。
接下來,針對轄區家事糾紛、鄰里糾紛多發的特點,鎮隆法庭將在當地黨委領導下,聯合相關部門探索建立家事糾紛、鄰里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積極推動人民法庭角色定位由單純辦案向綜合治理轉換,職能作用由“坐堂問案”向主動服務轉型,工作模式由單打獨斗向多元共治轉變。
3
源頭解紛∣法庭職能嵌入“神經末梢”
“告就告,他去外地醫院做的假病歷,這是訛錢,憑什么叫我們賠?”電話里,劉小樂的家長激動地拒絕溝通。
2025年2月,鎮隆法庭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侵權糾紛。經了解,鎮隆鎮某社區居民劉小樂、梁亞楠、林軍軍與吳小剛因口角爭執發生肢體沖突,劉小樂、梁亞楠、林軍軍動手打了吳小剛。后吳小剛家長將其送到當地醫院接受門診治療,幾天后再次到外地醫院住院治療。
案件發生后,當地派出所出警進行調查,綜治中心介入處理?!瓣惙ü?,這個案件四方當事人意見都無法統一,且他們都是未成年人,家長都在外地,調解難度比較大。”由于案件調解難度大,吳小剛家長起訴后,鎮隆鎮綜治中心向法官反映了具體情況。
原來,三名被告的家長認為原告存在虛構傷情的情況,所以拒絕賠償,調解員嘗試聯系,但是三名被告的家長態度惡劣,難以溝通。
“在外地不是問題,我們的數字系統可以把他們集中起來調解,主要是吳小剛的治療情況要調查清楚?!狈ü賹Π讣{解的信心,來自“法庭+綜治中心”機制中的司法惠民服務,“云端會面”已是綜治工作的常態。
隨后,法庭調取了警方調查階段吳小剛的傷情鑒定文書,鑒定意見為吳小剛因外傷致椎骨挫傷,已構成輕微傷,住院治療確屬傷情必需。
了解到案件的癥結所在,法官不厭其煩地從法律規定、未成年人成長、類似案例等多個角度逐一給被告家長做思想工作,在30多通電話“背對背”勸說的基礎上,通過“粵公正”小程序,讓原告家長及三被告家長“面對面”協商。
經過不懈努力,三被告家長在充分的證據面前,認同了吳小剛因此次糾紛致傷情況及治療開支,雙方達成了一致的調解意見。
“法官解釋到位,又不用我們專門請假跑回去處理這件事,太方便了。”視頻里,三被告家長紛紛給法官點贊。
鎮隆綜治中心人民調解員表示:“隨著‘1+6+N’的深入建設,法庭的互聯網功能嵌入調解工作中,為群眾提供便利的條件。法庭在調解后出具的調解書、司法確認書,也讓群眾對調解更有信心,更信服,對促進調解有不可或缺的作用?!?/p>
鎮隆法庭通過“網格化”建設扎實推動與村居網格聯動,搭建覆蓋轄區基層調解支持體系:每個社區指派一名法官助理擔任調解指導員,發揮專業優勢,向社區調解員提供法律指導、解答法律問題、分享典型案例等服務。司法力量主動下沉,將法庭職能嵌入定分止爭的前端,積極提供巡回審判、法治宣傳等智能暖心服務。
“主動靠前,立足審判職能定位,積極助力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讓力量在一線凝結,讓問題在一線解決,這是‘網格化’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路徑?!辨偮》ㄍハ嚓P負責人介紹。2025年1月至4月,“法庭+綜治中心”機制化解訴前糾紛35件并予以司法確認31件,訴中調解71件,結案124件,調撤率達82.26%,同比上升39.08%。
向基層下沉,向末端發力。鎮隆法庭將繼續以“如我在訴”理念為牽引,將司法服務嵌入基層治理末梢,與綜治中心共同搭建調、裁、審對接機制,切實將“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實處,用心用情用力推動“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在嶺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高質量司法服務賦能基層治理,繪就嶺南特色新“楓”景。
(來源:信宜市人民法院)
編輯:高紫妍
初審:李小玉
復審:林華善
終審:鄒夢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