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迎澤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迎澤區綜治中心”)指揮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治安巡查重點部位、事件處置進度等數據。看著實時數據,工作人員舉例說,一老舊小區因加裝電梯引發糾紛,網格員上報后,中心立即聯動住建、司法、社區的工作人員,當天便促成多方簽訂協議。“多網合一、一網通辦”的治理格局,讓群眾感受到服務就在身邊。
這樣的場景正是迎澤區以“多元共治”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縮影。作為全省基層治理改革的“試驗田”,迎澤區綜治中心通過制度創新、資源整合、科技賦能、服務下沉,構建起以“政治引領為抓手、網格管理為基礎、資源整合為主線、五元解紛為途徑、科技賦能為支撐”的多元共治“迎澤模式”,中心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2萬余件,調解成功率超過90%,成為全省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標桿樣本。
作為太原市的中心城區,迎澤區人口密集、社情復雜,基層治理面臨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訴求復雜化”的挑戰。2019年年底,該區率先成立全省首家“一站式”解紛平臺——迎澤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邁出規范化建設的第一步。
此后幾年間,迎澤區全力推動中心迭代升級,陸續整合部門資源,區法院廟前人民法庭、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區信訪服務中心整體進駐,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公安迎澤分局、區住建局派人員常駐,衛健、教育、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輪駐,其他部門及法學會等群團組織根據工作需要隨叫隨駐,同時引進14家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并在運行磨合中逐步實現力量整合、功能聚合、服務融合。
“規范化不是簡單的物理整合,而是治理邏輯的重構。”迎澤區綜治中心主任郭瑞蕊介紹,中心建立了“四級調處網絡”與“1+1+N”網格管理模式,明確區、街鎮、社區(農村)、網格四級權責清單,形成“簡單糾紛就地化解、復雜矛盾中心兜底”的分層解紛機制。
在迎澤區綜治中心大廳,法律咨詢、人民調解、警情調解、行政調裁、勞動仲裁、復議法援、信訪服務、訴訟服務、檢察服務9個功能窗口有序運轉。這里匯聚了法官、檢察官、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多方專業力量,形成了“人民調解優先、司法保障斷后”的多元共治解紛鏈條。
“五元解紛”機制是多元共治的核心,即糾紛來源、主體、形式、保障、效果全面多元。無論是網格排查的“小矛盾”,還是跨部門聯調的“硬骨頭”,均可通過“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實現閉環管理。2024年,中心通過“調裁審”一體化機制化解矛盾糾紛2910起,真正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這里不是機構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充分融合,讓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郭瑞蕊說。從某健康管理公司社保糾紛的4天速調,到欠薪案的“調裁審”一體化化解,迎澤區用實踐證明,通過“一站式”平臺解決矛盾糾紛,用“五元解紛”織密公平正義網,基層治理實現了從“單一主體”到“多元共治”的轉變。記者 王 勇 通訊員 蘭 杰
來源:太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