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綜治中心,糾紛當天就解了
家門口“屏對屏”,矛盾就說開了
在梅州,“綜治中心+法院”
成了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金鑰匙”
2024年以來
梅州法院依托綜治中心
非訴化解矛盾糾紛達1966件
成功達成訴調對接1110件
這背后有哪些解紛新路徑、新變化?
從被動受案到主動治理
“真沒想到工資這么快就有了著落,這下能安心回家了。”4月16日,楊大姐邁著輕快的步伐離開了豐順縣綜治中心。
當天上午,豐順縣綜治中心剛開門,21名神色焦急的江西籍務工人員便蜂擁而入。輪值接訪的法官劉和亮迅速上前,安撫眾人情緒,詳細詢問緣由。
原來,楊大姐等人今年3至4月受王某雇傭,在豐順某鄉鎮種植樹木,王某支付部分工資后,仍有9萬多元未結清。
涉及務工人員工資,刻不容緩。劉和亮當即聯系王某,要求其盡快到場,并依托綜治中心的統籌協調機制,邀請公檢司相關負責人及人民調解員楊豐共同參與調解。
在劉和亮的指導下,楊豐迅速開展調解。經過充分釋法明理,王某承諾盡快籌措工資給付,然而楊大姐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
“經過法院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就有了法律強制力,如在期限內沒收到工錢,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劉和亮的解答打消了楊大姐等人的顧慮。
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王某現場支付2萬元工資,剩余7萬多元于十日內付清,并于次日共同到法院進行司法確認。
法官在縣綜治中心指導調解
為更好地融入綜治中心,實現全流程銜接,今年5月,梅州中院出臺十條工作措施,深度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訴訟服務團隊以“輪駐+常駐+隨叫隨駐”方式進駐,建立矛盾化解雙向流轉機制,構建“訴前引導+訴中委托+訴后聯動”的分層遞進解紛體系,推動涉訴糾紛高效流轉至綜治中心,促進“綜治首站化解”。
“我們推行‘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引導現場履行’機制,對調解成功的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不成功的無縫轉入立案審理程序。今年依托綜治中心先行調解成功215件。”梅州中院立案庭庭長曾柳青介紹。
從能解民憂到最優化解
“他們既不付違約金,也不還土地,我們該咋辦?”2024年年底,蕉嶺縣三圳鎮福北村10余名農戶焦急地來到鎮綜治中心求助。
三圳鎮“魚米之鄉”美名遠揚,數百家果蔬企業在此匯聚,是廣東省蔬菜特色小鎮。2021年,某合作社與福北村52戶農戶簽訂四年土地租賃合同,集約210余畝耕地種水稻,交某農業公司使用。因經營困難,2024年起該農業公司不再續租,卻拒付違約金,合作社已于2022年注銷。
司法所所長丘雄彬了解情況后,依托綜治中心協同共治機制,邀請新鋪法庭法官張彬洛介入調解,并在其建議下啟動涉農糾紛綠色通道。
調解現場,張彬洛翻開合同給農業公司算“法律賬”,丘雄彬核算租賃費、違約金算“經濟賬”,農業公司意識到不解決問題,“賬本”只會更厚,當即表示愿意歸還土地并約定一年內給付7.8萬元違約金。
為不誤農時,張彬洛建議福北村村委會向鎮政府提出招商引資需求,引入新涉農企業。一個月后,浙江某農業企業進駐,與農戶簽約,將210畝地打造成蠶豆種植基地。
“法院這辦法好!既化解了群體性糾紛,又盤活了土地,減少了農戶損失。”三圳鎮黨委副書記張偉凇說。
法官到案涉土地開展回訪
這背后,是梅州法院“庭、站、點”融合共治機制在發揮源頭解紛作用。2021年起,梅州法院以23個人民法庭為支點,設112個訴調對接工作站、67個法官服務點,形成城鄉全覆蓋司法服務網絡,建成169個“無訟村居”。如今,“庭、站、點”借綜治中心建設東風,協同“一庭兩所一中心”開展共治共建,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2024年以來推動4200多件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為強化對綜治中心定分止爭的專業指導,梅州法院建立分析研判矛盾風險排查化解機制,法庭庭長定期列席鄉鎮黨委會、綜治例會;此外,打造指導調解標尺,建立“要素式模板”指導調解機制,梳理類案要素清單。2024年以來發送風險提示函、意見書28份,開展案例研討、庭審觀摩活動69場,涉買賣合同糾紛調解成功率提升40%。
從往返奔忙到云端化解
“太方便了,以前打官司得跑30多公里去縣城,現在家門口就能調解。”今年5月,平遠法院將巡回法庭“搬”到綜治中心才幾天,泗水鎮某村村民老張就通過巡回法庭司法服務一體機,與鄰居老劉達成線上和解。
因對山林歸屬問題爭執不下,老張將老劉告上法院。征得雙方同意,平遠法院將案子委派至綜治中心,綜治中心分流給負責該鎮巡回法庭的法官,并指派國土所及司法所聯合調處。
法官引導群眾使用司法服務一體機
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老張在庭審平臺輸入案件調解碼,開啟視頻調解。屏幕另一端,法官傾聽雙方訴求,先引導國土所人員與老張確認山林權屬,再擺事實講道理,協商解決山林收益問題。歷經兩個半小時“屏對屏”溝通,雙方簽訂線上調解協議,老張撤訴。
以“調解員現場調解+法官遠程視頻指導”模式便利群眾解紛,是梅州法院依托綜治中心延伸司法服務的生動體現。
在綜治中心牽引下,梅州法院整合多元解紛資源,探索“巡回審判+庭后聯動調解”機制,今年以來深入圍屋宗祠、田間地頭巡回審判57件次,庭后各解紛力量共同釋法析理,推動類案一次性、多元化解。
法官到社區開展巡回審判,庭審后聯合綜治中心干部就地開展釋法說理
同時,為減輕群眾訴累,梅州法院在綜治中心訴調對接窗口,暢通“現場立案+自助立案+網上立案”立體化訴訟渠道,推廣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實現案件“一窗通辦”;推動綜治中心選派人民調解員進駐法院多元解紛中心,搭建先行調解案件現場委派推送機制,促解紛資源共享,引導168家基層治理單位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解紛渠道。
來源:法治日報 梅州中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林雪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