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演藝集團昨天在上海大世界宣布,其首屆“浙里好戲·璀璨申城”上海演出季將于6月至8月正式登陸申城舞臺。
此次演出季集結浙江演藝集團旗下院團,推出音樂劇《南孔》、舞劇《風起大陳》、雜技兒童劇《七彩寶蓮燈》等七部精品劇目,涵蓋舞劇、音樂劇、雜技、話劇、評彈等多元藝術形式,計劃在上海八大劇場演出11場。
浙江演藝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周阿勇感謝上海歡迎“浙里好戲”,細述了長三角文化協同發展的“浙演經驗”。
“立足上海,才有底氣輻射全國”
“上海是檢驗作品生命力的試金石,能在這里立足的劇目,才有底氣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周阿勇說。
2012年浙江話劇團初入上海時,曾為一場演出自費租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場地,從宣傳到售票親力親為。而如今,上海演出商主動邀約浙演劇目已成常態。
這一轉變背后,是長三角文化市場深度融合的縮影。
《山海奇幻夢》片段
浙江演藝集團推出的作品中,長三角文化血脈的交融尤為顯著。《南孔》和《風起大陳》已經來滬演過兩輪了。話劇《馬敘倫》以多黨合作史和民主黨派創始人馬敘倫生平為主線,包括他在上海工作的歷史淵源。話劇《蘇州河》上周剛來上海演出過,杭州編劇海飛深挖上海題材,將紅色文化、海派文化與江南文化相融合
從上海出發 “造船出海”赴新馬
本次演出季的七部劇目,均試圖在藝術性與市場性間找到平衡點。
音樂劇《南孔》自2023年首演以來巡演超120場,去年通過“票根換景區門票”帶動8000余名觀眾探訪衢州,10月還將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啟海外商演。
在國際化布局上,《南孔》的海外巡演從劇場租賃到票務銷售均由團隊獨立完成。“過去總說‘借船出海’,現在我們要嘗試‘造船出海’。”周阿勇表示,這既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考驗,更是文化自信的彰顯。
《七彩寶蓮燈》片段
雜技兒童劇《七彩寶蓮燈》以高難度技巧重構經典神話,成為親子家庭的熱門選擇。暑期檔上海觀眾將可以在宛平劇院和東·劇場兩間劇場觀賞到這部劇。
面對傳統藝術的傳承挑戰,浙江演藝集團亦交出創新答卷。中篇彈詞《錢塘江大橋》將讓上海聽客時隔多年欣賞到浙江評彈團的新風貌。“即便是宏大敘事,也要找到與當代觀眾的共情點。”周阿勇強調。
文旅融合促進消費過暑假
將劇場熱度轉化為旅游消費,這種“以劇為媒”的聯動模式,已在長三角催生文化消費新場景。舞劇《風起大陳》將臺州大陳島墾荒史轉化為現代肢體語言,觀眾憑票可享大陳島旅游優惠,實現“觀劇即種草”。
周阿勇
從單團闖蕩到集團軍作戰,從租場演出到爭相邀請,浙江演藝集團的“闖上海”之路,恰是長三角文化共榮的生動寫照。當《錢塘江大橋》的吳儂軟語在劇院繞梁,當《七彩寶蓮燈》的雜技收獲孩子的掌聲,藝術正以超越地域的力量,串聯起水脈相連、文脈相通的長三角人文生態。
未來三個月,還有《蝶舞水云間》彩蝶女樂專場音樂會、親子肢體劇《山海奇幻夢》等浙產佳作也在展演季期間在申城輪番登場。
原標題:《感謝上海歡迎“浙里好戲”——看長三角文化的協同發展》
欄目編輯:華心怡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