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九點,樂山文廟博物館文化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樂山文廟中庭隆重舉行,現場氣氛熱烈,吸引了眾多文化愛好者及媒體關注。
啟動儀式在悠揚的民樂暖場表演中拉開帷幕,傳統民樂的獨特韻味瞬間點燃了現場氛圍,為活動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基調。
隨后,一系列重要環節依次展開。樂山文廟博物館數字平臺正式發布,這一舉措標志著博物館在數字化建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將借助科技力量為公眾提供更便捷、豐富的文化體驗。
緊接著,樂山文廟博物館志愿者倡議發布,旨在號召更多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隊伍,共同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儀式上還為志愿者代表頒發了證書,對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給予肯定與鼓勵。
此外,樂山文廟博物館還發布了藏品征集倡議,向社會各界發出邀請,期待更多有價值的藏品能夠匯聚于此,豐富博物館的館藏資源。
儀式上,樂山文廟博物館還與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了大學生教育聯合培養簽約、揭牌儀式。此次合作將整合雙方資源,為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平臺,推動文化教育與學術研究的深度融合。
隨著啟動儀式的結束,“文廟一課——探尋嘉州文脈·聽大師說”公益講座在多功能廳精彩開講。廳內座無虛席,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知名學者楊勝寬老師擔任主講人,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關于蘇東坡的深度文化盛宴。
楊勝寬老師學術造詣深厚,1978年考入西南師范學院中文系,后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古籍整理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古代文學、古代文化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學術領域成果豐碩,出版多部個人學術專著,曾任多個重要學術職務。
講座以《蘇東坡不平凡的一生》為主題,楊老師從文化學的宏觀視野對蘇東坡展開個案研究,通過“小細節”透視“大結構”,不僅生動再現了蘇東坡跌宕起伏的一生,更讓北宋時期的社會風貌在聽眾眼前徐徐展開。
講座伊始,楊老師以蘇東坡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引入。蘇東坡在貶謫海南島渡瓊州海峽時作詩“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一個“游”字蘊含三重深意,盡顯其豁達心境;路過鎮江金山寺時所作“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更是蘇軾在生命盡頭對自身經歷的深刻總結,不提仕途輝煌,只念三個貶謫地,獨特的人生價值觀令人動容。
談及了解蘇軾一生的最佳傳記,楊老師推薦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并開列了蘇軾的19個頭銜,如樂天派、人道主義者、大文豪等,全方位展現了蘇軾的卓越才華與豐富人生。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等金句,更讓聽眾深刻感受到蘇軾在民間的影響力與親和力。
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文化愛好者前來聆聽,現場氣氛熱烈。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楊老師的精彩講解,對蘇東坡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對嘉州文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錯過本場講座的朋友也沒關系
查看直播回放
▍內容來源:新樂山
▍圖文編輯:新樂山(轉載授權請聯系微信:xlsboss)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