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激戰正酣,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多語種志愿者活躍在賽場各處,他們憑借扎實的語言功底和細致的賽事服務,成為賽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午間休賽時分,場館內依舊人潮涌動。志愿者們輪流用餐后,火速回到了自己的服務崗位,不時有運動員來到問詢臺咨詢,志愿者們用流利的外語解答著各國運動員的問題,為其指引路線,保持高效的服務節奏。
上外工商管理專業大四學生何知雨有著豐富的大型活動服務經驗,此次被安排在機動組的她,每天都可能前往不同的服務點位,需要靈活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很大,能夠主動去思考賽事服務會產生的情況,自發地去解決處理相關問題。”何知雨直言。
據介紹,2025年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的86名志愿者均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涵蓋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10個語種專業,可為賽事提供多語言服務支持。在保障賽事運行之余,同學們也會和專業所學相結合,將跨文化傳播理論靈活運用于服務實踐,實現“專業學習”與“實戰服務”的雙向賦能。
“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的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的海外傳播。參與國際賽事的志愿服務,不僅讓我在實踐中拓展國際視野,更讓我深刻體會到跨文化交流對理論研究的價值。”在賽事“繳費處”擔任志愿者的上外研一學生張海龍難掩興奮。他告訴記者,時隔三年再次服務大型國際活動,內心充滿激動,仿佛重回大學時光。“每一次與外國友人的交流都讓我感受到,語言不僅是溝通的橋梁,更是文化傳播的紐帶。能夠用專業所長助力賽會順利運行,這樣的經歷令人難忘。”
記者:劉芮孜
編輯: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周雨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