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因“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爭議引發大規模退車風波,事件仍在發酵,車主維權與小米的協商僵持不下。
打過王者榮耀的都知道,汽車的選裝件就像游戲里“氪金”升級裝備。誰能想到,小米會在這里翻車。
車主指控,選裝的4.2萬元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實測證明僅為裝飾性挖孔,既無空氣動力學效果,也未顯著減重,部分車主認為構成虛假宣傳。
雷軍直播的時候強調過,說這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內部結構完全改變,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散熱,官網宣傳更是把它夸得神乎其神。
可誰能想到,首批交付后,車主們實測發現這前艙蓋就是個“繡花枕頭”。有博主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結果一點氣流的跡象都沒有。
還有車主把前艙蓋拆解了,里面的結構和普通鋁制機蓋沒啥兩樣,說好的連接剎車系統散熱,根本沒有!能產生下壓力提升車輛性能也是泡影。
這哪里是什么性能配件,簡直就是個“最貴”裝飾品,花了大價錢,結果買到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車主們能不氣嗎?
這還不算完,小米在車輛性能參數上也來了個“神操作”,“賽道模式”被鎖定,與發布會宣傳的1548匹馬力性能不符。
車主們徹底坐不住了,全國各地的車主自發組建維權群,300多名車主聯合錄制視頻要求無損退車。
更有車主啟動集體訴訟程序,要求退一賠三。你想想,消費者滿心歡喜信任小米這個品牌,花了不少錢買車,結果被這樣“忽悠”,肯定得討個說法。
面對這場風波,小米回應稱,之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然后給出解決方案,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
對于已提車和在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
可這方案一出來,車主們根本不買賬。改配鋁制前艙蓋要重新排隊30周以上,這時間成本誰來承擔?
2萬積分換算下來也就2000元左右,和4.2萬元的選裝費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這誠意明顯不夠啊!
值得注意的是,雷軍自3·29事故后首次發聲,但未直接回應退車問題,其微博設置評論門檻也引發熱議。雷軍說,“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雷軍的公開表態,折射出小米汽車當下所面臨的嚴峻局面。
從輿論場來看,截至5月11日,小米車主退車事件相關信息為10.56萬條。其中,公眾號平臺傳播數量最多,共3.6萬余條,占比為34.06%;其次是微博平臺,占比為31.84%;第三是視頻平臺,占比為30.24%。
輿論關注的焦點包括“跨界造車的信任危機” “智能汽車宣傳邊界” “碳纖維工藝可行性” “虛假宣傳認定標準”等”,并對雷軍造車的初心提出批評和質疑。
從“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到“年輕人的第一次維權”,雷軍和小米是如何陷入輿論漩渦的?
到了5月12日,部分要求無損退車的小米車主得到客服回復,可以申請取消流程,但定金無法退回。
這讓車主們更加憤怒,定金也是自己辛苦掙的錢,說不給退就不退,這不合理啊。
5月15日,有博主發文稱,小米汽車高管與維權車主約談三個多小時,但沒能達成最終方案。并透露,“退訂會直接造成小米汽車的崩塌。”
次日,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在其個人微博回應稱:“整個過程本人從沒說過謠傳的信息,目前相關報道均為不實內容,請造謠傳謠者自重。”
再說幾句
雷軍曾以親民企業家的形象深入人心。他頻繁活躍于社交媒體,與用戶互動,甚至為車主開車門、捐款母校,塑造出接地氣的人格魅力。
原本被視為用戶之友的雷軍,為何在近期幾例營銷事件中頻頻失利?雷軍不是個例,它提醒那些在網上呼風喚雨的“大咖”,如何維護好“流量狂歡”與“工業敬畏”間的平衡,將成為未來破局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