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的戲臺上,十五歲的溥偉,握著把金桃皮鞘白虹刀耍得虎虎生風。這把刀可不簡單,是他爺爺老恭親王奕訢當年幫慈禧發動辛酉政變的信物。
底下看戲的貝勒爺們直拍巴掌:"瞧瞧,這才是咱大清的巴圖魯!"
要說這溥偉的命,真跟戲文里寫的一樣離奇。
他本是恭王府二房載瀅的兒子,硬是被慈禧過繼給絕嗣的長房載澄。十八歲那年,他穿著蟒袍接過恭親王金印,手里攥著二百萬兩白銀的家產,成了北京城里最闊氣的王爺。有回在八大胡同吃花酒,他醉醺醺拍著桌子喊:"尚方寶劍在此,爾等聽命!"嚇得陪酒的姑娘直往門外躲……
1908年冬月十三,紫禁城的烏鴉叫得特別瘆人。
28歲的溥偉穿著杏黃朝服,在神武門外凍得直跺腳。宮里傳出消息說慈禧要選新皇帝,他覺著這龍椅非自己莫屬,論血統是道光帝嫡曾孫,論才干連康有為都夸"宗室第一人"。可他從晌午等到天黑,愣是沒等來傳旨太監。
眼瞅著月亮爬上門樓,一頂藍呢小轎晃悠悠進了宮門。溥偉扒著門縫往里瞧,轎簾掀開竟是個三歲奶娃娃。
后來才知道這是堂弟溥儀,他爹載灃跟著轎子后頭當攝政王。第二天圣旨下來,溥偉氣得把朝服撕了個大口子:"老佛爺寧可選穿開襠褲的,也不要我這真龍種!"
1911年深秋,養心殿里吵得能把屋頂掀了。
隆裕太后哆嗦著手里的《退位詔書》,底下跪著的大臣七嘴八舌勸她蓋章。突然"哐當"一聲,溥偉踹翻黃花梨椅子:"有我溥偉在,大清不會亡!"嚇得小皇帝溥儀哇哇直哭。
這話可不是光耍嘴皮子。轉過天他就把恭王府的地契往當鋪拍,換回二十萬現大洋招兵買馬。
八大胡同的姐兒們都說:"恭王爺魔怔了,天天往德國領事館跑。"還真叫她們說著了,溥偉真跟德國人搭上線,在青島搞了個"宗社黨",連蒙古王爺都給他送馬隊。
要說溥偉這復辟搞得,比戲臺上的《霸王別姬》還熱鬧。
1917年張勛復辟那會兒,他蹲在青島嶗山太清宮題匾額,愣是沒去北京摻和。老道問他為啥,他摸著三官殿的香爐冷笑:"張辮帥那點人馬,夠給馮玉祥塞牙縫嗎?"
等到"九一八"事變,日本人把他從大連請到沈陽,又是給披黃袍又是讓祭祖陵。溥偉還真當自己要當"明光皇帝"了,結果溥儀一到東北,日本人立馬變臉。
有回在長春街頭,他看見自己的畫像被換成溥儀,氣得把懷表摔個稀爛:"合著我就是個釣魚的餌!"
晚年的溥偉住在沈陽大西關,屋里就剩張瘸腿桌子和半截蠟燭。
當年威風凜凜的恭王爺,如今靠賣字畫換窩頭。有回鄰居小孩偷他宣紙,他追到胡同口摔個跟頭,躺在地上念叨:"本王給皇上寫的折子......"
1936年開春,他蹲在新京(長春)的小旅社里咳血。臨終前摸出塊懷表,里頭夾著張發黃的小像,是當年穿朝服等繼位時畫的。店伙計后來說,王爺斷氣前喊了句:"老佛爺,臣等......等到了......"可誰也不知道他等到了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