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邦在江灘上撿垃圾。
晨光中的湖北宜昌江灘上,一支身著熒光綠馬甲的隊伍正在忙碌著撿拾垃圾。領頭人李年邦彎腰的姿勢依然標準有力,只是身后浩浩蕩蕩的隊伍已從最初的孤身一人壯大至5000余名。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李年邦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更多人關注長江生態。
2015年深秋,“喜哥理發店”的老板李年邦被一則外國青年清理河道的新聞深深觸動。次日黎明,他來到長江江灘,在晨練老人“今天撿完明天又臟,哪撿得完喲”的質疑聲中,開啟了他的“長江守護行動”。
2016年寒冬,100多名自發聚集的志愿者在江山風華附近江灘創下“1小時清理5噸垃圾”的驚人紀錄。當沾滿淤泥的雙手高高舉起最后一袋垃圾時,“三峽蟻工”這個寓意“聚沙成塔”的環保組織正式誕生。李年邦望著江面上躍動的光影,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堅持的力量。
2020年,《宜昌市長江岸線保護條例》引入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志愿者依法監督違法行為。“三峽蟻工”積極響應,與環衛部門建立“發現、上報、處置、反饋”協同模式。成效立竿見影:江灘垃圾量從每500米2噸(需3輛卡車運載)銳減至不足10公斤(單人可提走)。長江宜昌段水質優良率2023年達94.7%,超出全國均值6.2個百分點。
2022年,李年邦成為宜昌市西陵區政協委員,他的理發店悄然變身“民情驛站”。價目表上“環保日八折”的告示旁,掛著用回收材料制成的建議箱;等候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圖解手冊被翻得卷了邊。在這里,一句“江邊垃圾桶太少”的童言,經過兩周的實地調研,一件帶著江風的提案,推動沿江步道新增數十個分類垃圾箱,解決了游客“想扔垃圾時找不著桶”的困擾。
10年來,李年邦帶領“三峽蟻工”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職答卷:開展1221場環保活動,相當于每3天就有一場“長江保衛戰”。清理的1230噸垃圾,相當于200頭成年亞洲象的重量,若用標準垃圾袋首尾相連,可繞宜昌江岸線12圈。帶動93966人次參與志愿服務,總時長足夠讓225人全年無休守護江岸。團隊累計獲得“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等41項榮譽,李年邦本人也獲“全國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中國好人”等國家級殊榮。
站在10年前第一次彎腰的地方,李年邦望著波光粼粼的江面——澄澈的江水中,倒映著新人潔白的婚紗,見證著長江生態的可喜變化。在他身后,熒光綠馬甲如跳動的音符沿江律動:5歲“環保寶寶”踉踉蹌蹌拖著大垃圾袋,82歲老人戴著老花鏡用鑷子夾出石縫煙頭,身著校服的中學生認真記錄水質數據,來自清華、武大等高校的學子參與實踐。
“守護,就是把簡單的事重復做?!崩钅臧钶p撫手上的老傷,聲音里透著堅定。
記者:毛麗萍
通訊員:謝鳳琴
文字編輯:王碩
新媒體編輯:石偉強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