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強化,番禺區眾多家電、玩具、服飾類電商企業頻繁遭遇專利侵權投訴,導致產品被下架甚至店鋪扣分。作為長期代理電商知識產權糾紛的三證律師,李浩律師結合《電子商務法》《專利法》及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平臺投訴處理規則,為企業提供系統性應對方案。
一、緊急應對:平臺投訴的快速處理流程
當收到平臺下架通知時,企業需在72小時內采取行動。根據番禺某小家電企業的案例(淘寶平臺),有效應對步驟包括:
1.立即核查投訴方專利信息,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驗證專利有效性及法律狀態,重點查看是否屬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此類專利未實質審查,穩定性較弱);
2.下載投訴方提供的侵權比對材料,對照自身產品技術特征制作差異對比表;
3.在平臺申訴入口提交不侵權聲明及對比分析,同步申請暫緩下架。若投訴方未在15日內起訴,平臺將自動恢復鏈接。
二、專利無效宣告的戰術運用
針對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可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無效宣告。番禺某玩具企業在2022年案例中通過無效程序反制投訴方:
1.收集涉案專利申請日前公開的電商銷售記錄(需公證)、行業展會資料等作為現有技術證據;
2.結合專利文件撰寫瑕疵(如說明書公開不充分)提出無效理由;
3.向電商平臺提交無效受理通知書,多數平臺會中止侵權處置流程。需注意,發明專利無效難度較高,應優先考慮技術特征不侵權抗辯。
三、司法救濟的關鍵時間節點
若投訴方已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企業需重點把握:
1.在收到起訴狀15日內提出管轄權異議(如對方故意選擇外地法院管轄);
2.申請司法鑒定對技術特征進行比對,尤其對功能性特征需委托專業機構出具鑒定報告;
3.善用"現有技術抗辯",提交早于專利申請日的同類產品交易快照(需經時間戳認證)。
四、李浩律師的合規經營建議
1.上架前專利篩查:對自主研發產品,建議通過FTO(自由實施)分析排查侵權風險;對代工產品,要求供應商提供知識產權擔保條款;
2.投訴預警機制:使用第三方監控工具掃描同類產品專利情況,發現近似專利時提前修改設計或準備無效證據;
3.平臺規則適配: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對"重復侵權"處罰嚴厲,企業應建立投訴記錄檔案,避免同一專利被多次投訴。
當前,部分專利權人濫用投訴機制進行不正當競爭。番禺區企業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惡意投訴方主張損害賠償。李浩律師建議:遭遇投訴時切忌盲目下架,應綜合運用平臺申訴、行政程序與司法救濟維護權益,必要時可聯系律師介入談判和解。
廣州李浩律師,三證律師,主攻領域:知識產權、房地產、企業法律顧問、民商事訴訟,電話/微信1821122659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