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衛/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節有虛構】
1987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寫材料,政治處江主任走進我房間,我迅速起立,主任卻示意我不用起立,竟微笑著對我說:“今年咱們團有86名戰士考上
軍校,你這個‘校長’功勞不??!”
1983年9月,我以全團訓練尖子的身份提干當排長,之后便一直在連隊工作,期間,因為一篇我寫的新聞稿件上了軍區報紙,在當排長的第二年被調入政治處宣傳股當了一名文化干事。
雖然是文化干事,但新聞稿件我還一直在寫,后來師政治部首長出面協調,我到軍區前衛報社,跟著一位姓蔡的編輯學習,學習結束回到團里后繼續干文化干事,隔三差五寫些新聞稿件。
當時,我的主要任務是團里俱樂部工作,包括組織部隊教唱歌曲,如果地方來部隊慰問演出,對接工作的第一人也是我,此外還包括部隊的籃球、乒乓球比賽、營區道路兩旁的宣傳欄內容更換,也都是我的工作內容。
但是,1985年以后,部隊開始重視干部戰士的文化課學習。之前,絕大多數軍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許多戰士入伍時報的初中、高中文化,可到部隊后有的連一個簡單的表格都不會填,還有的初、高中畢業生讓別人替自己寫信……
1986年9月我晉升副連職干事以后,部隊自上而下開始開辦文化夜校,主要任務就是給干部戰士補習文化課,經過文化夜校學習后,部隊頒發相應的高中畢業文憑。
文化夜校屬于文化工作,自然成了我的業務范圍,我也就當仁不讓地成了大伙口
中的夜?!靶iL”。
作為一名機關干部,我愉快地接受了組織分配的工作。
沒想到我當校長后頭一項工作,卻是和首長一起跑地方教育部門,后來我才知道,部隊辦夜校地方也接到了文件。于是,我們團里的文化夜校就掛靠在當地一所高中,名義上成為其一個班,但老師、教材都是我們自己負責,他們最后在文憑上蓋一個高中學校的章。
處理好了外部的關系,關起門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干部部門一起,把全團院校畢業有本科文憑的干部撥拉一個遍(包括個別特別優秀的大專畢業干部),挑選幾個擔任夜校文化課的老師,而學生則由各營連、機關各處推薦那些有培養前途的班長、副班長和優秀戰士……
雖然說我是“校長”,但工作實際上是夜校的“后勤部長”,最重要的就是和幾個老師一起,制定夜校的學習計劃,跑到學?;驎瓴少徴n本和教學用品,協調幾位授課“老師”和他們本單位的關系,督促各單位配合夜校學習計劃……
但是,我們都知道,部隊的訓練計劃不能受到影響,因此,正課時間部隊繼續進行軍事和專業訓練,而夜校的文化課學習則集中到周六周日和節假日。
那個時期,我們團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干部、戰士從各個營連匯聚到部隊大院,他們背著書包到文化夜校學習,教室就在團部禮堂后面的四大間平房里。
我手里有上夜校學生的花名冊,里面不僅有戰士,還有不少的干部。一些從士兵提拔起來的干部,文化水平并不高,上級下發文件,明確要求各級干部要加強文化課學習,還提出了各級干部任職上的文化程度要求,因此,一些積極要求上進的營連排級干部,也自覺報名學習。
這樣,在各個教學班上就有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講臺上授課的年輕干部,臺下聽課的學生里面,卻有他們的營連長們。
然而,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上級要求夜校要對干部戰士的文化課學習負責,因此,老師們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結合課堂學習,給大家布置了許多作業題,要求在下次上課時把作業交上來修改。
一天,我隨政治處江主任到二營去檢查部隊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開展情況,當
我們走進四連時,卻發現我們的一個講物理的干部,正在宿舍里給幾個干部、戰士講解作業題,一群人聽得津津有味,我們走進去時,他們竟然都沒發現……
當他們看到我們時,全都咧著嘴在笑。
江主任表揚了他們幾句,還詢問他們這一階段學習上有哪些進步,如果有困難,主任一轉身指了指我,就找你們的校長,準保給大家解決……
作為校長,我除了要保障夜校正常教學,同時還有定期向師里匯報夜校進展情況,填寫各種報表,夜校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夜校學習涉及到團里主要工作時,也要及時向團首長匯報。
而我自己,有時也到夜校聽課、學習,那幾個負責授課的本科生干部,他們的文化課成績確實厲害,不服不行!
老師中的一名年輕干部,他當年是空軍招飛千里挑一挑出來的優秀學生,但到航校學習一段時間后,因身體等原因不適宜當飛行員,就被調整到其他軍校學習,畢業后分到了我們團當排長,他講解的物理和數學題和高中老師講得不相上下,由于有文化,認真負責,后期他被調入團通信股當了參謀。
1987年2月,一開春部隊就頂著寒風進行野外訓練,即便是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的帳篷里,許多學員也不忘帶上課本和作業本……
當年團里有許多戰士準備報考軍校,而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恰好是文化夜校的學員,于是他們利用有老師輔導的便利條件,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許多難題得到解決。
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夜校招收學員受場地等制約,一些準備報考軍校的戰士雖然沒有被推薦到文化夜校學習,但他們也背上書包到夜校當旁聽生,教室里椅子不夠坐,他們就站在后面一排聽課,遇到不會的題,就見縫插針去問老師……
軍校統考前夕,我多次協調,專門邀請地方高中學校老師來給戰士們輔導、串課……
轉眼到了1987年軍校招生統考的日子,一批經夜校培養的戰士順利參加了考試,結果,一下子就爆了個大冷門:有86名戰士收到了軍校的錄取通知書,創了我們團之最,上軍校的人數比往年高出4倍,全師聞名。
一些干部文化水平提高后,就任更高的領導崗位。
這一年,我四喜臨門:團里給我記三等功一次,還表彰我為優秀機關干部,我也
拿到了高中文憑,不久調任師宣傳科文化干事。
后來,我們師和當地一所師范學校合辦中專班、大專班,我又成了我們師文化夜校的“校長”,繼續為提高部隊干部戰士文化水平努力!
人民軍隊是所大學校,而我的這段經歷,恰恰傳承了這個經典!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部分情節有虛構,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