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正文
5月16日,化州市召開化州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工作籌備會,正式拉開了化州橙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序幕。此舉標志著擁有300余年栽培歷史的“粵西好橙”將開啟品牌保護新篇章,助推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化州橙的栽培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據《化州縣志》記載,新安鎮麒麟尾、高坡仔村劉氏家族開創種植先河,后逐步形成規模化栽培體系。至20世紀40年代,化州橙已成為當地橙類主導產品,1949年全縣種植面積1210畝,產量380噸。
作為嶺南橙類代表,化州橙曾在國際國內舞臺大放異彩——1979年以該橙為原料的“萬象牌”橙汁摘得南斯拉夫國際橙汁評比會金獎,次年又在中南五省柑橙品比會上斬獲頭名。
地理標志認證是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金鑰匙。此前,當地已通過化橘紅地理標志產品成功打造樣板。此次啟動化州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工作,是化州市進一步挖掘和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資源的重要舉措。
籌備會議指出,化州橙的未來發展將繼續以山區林木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依托。化州市將通過深化三產融合、拓展國際市場及強化健康標簽等措施,建成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化州橙產業集群,將化州橙從“粵西名片”升級為“國家地理標志級水果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