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為何說中美終有一戰?
中美關稅大戰,雖以美國認慫而結束,但筆者卻認為:這僅是暫時性的“停火”。也就是說:中美之間的根本矛盾還在,只要這個根本矛盾不消除,中美遲早終有一戰的。
那么啥是中美的根本矛盾?說白了就是:美國的單極霸權,讓位給中國倡導的多極化。須知這等于是要老美命,這幾乎就注定了,中美的這一戰終會爆發。無非是在何時,以何種形式爆發而已。
若還不明白,那就不妨看看印巴空戰為何爆發。其實在印巴空戰爆發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曾有過一次短暫的對峙,當時是有四架印度飛機,被巴基斯坦鎖定后,就急慌慌的逃回了。
這下引得莫迪“龍顏震怒”了,當即就撤換了這位印度空軍副司令。從這則消息中就能分析出來,必然是這位空軍副司令認為:這仗沒法打!打了,也是必敗無疑!
而莫迪或其他“重臣”則認為:這位空軍副司令臨戰退縮,必須要拿掉!由此,這才導致了印巴空戰爆發。印度被打了個0:6,連壓箱底的“法寶”陣風都被打成了破銅爛鐵——那么這件事說明了啥?
其二:必須要看懂的印巴空戰
一則是:對巴基斯坦開戰,已成為了印度不可逆的“國策”。因為如今這局勢,尤其是中美關稅大戰爆發后,跟當初的美蘇冷戰很相似。印度就認為:自己猶如當初的中國一樣,站在哪邊,哪一邊就能獲勝。
比如,中國是不是在美蘇冷戰期間,曾發動了對越反擊戰,用越南放血蘇聯?而莫迪大概率是想復制中國對越反擊戰這經典案例。所謂:中國行,印度也能行,趁著中美關稅大戰正酣時,就有樣學樣了!
二則是:大國博弈下,實力弱者“以身入局,方可勝天半子”。伊朗在中東為何越玩越拉胯?須知在敘利亞變天之前,一直是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等抵抗之弧,在圍毆以色列的。
而以色列為了脫困,不惜制造加沙慘劇,黎巴嫩傳呼機事件,對伊朗的打擊等,其目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就是想拉美國入局中東救命。
只要伊朗當時能硬氣起來,下場打擊以色列逼美國入局,也就不會有什么敘利亞變天等事情發生了。
可伊朗卻不敢“以身入局”,不僅喪失了絕佳時機,還搞成了如今這被動局面。自然伊朗的教訓,印度是看在眼里的。
須知印度的野心要遠勝伊朗的。伊朗再怎樣也不敢有入常之心,可印度不僅有入常之心,更是奔著取代中國地位而來的。
這就決定了印度,必須要抓住中美關稅大戰這個天賜良機,在中國無暇他顧之時,玩一把以身入局,實現自己的大國夢。
同時這也是俄羅斯為何率先入場,發起俄烏沖突的原因。因為中美在阿拉斯加談判,當咱說出“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時,就證明了中美之間已經完全鬧掰了,這就給了俄羅斯騰挪空間。
因為普京深知,在中美完全鬧掰情況下,中國是不會坐視俄羅斯失敗的。因為一旦俄羅斯敗了,倒向了美西方,那么中國必然是美西方下一個目標。
雖都說,中國一直在準備單挑全世界,但這種單挑是不是過于悲壯了?必然是退無可退情況下,最下策的選擇對不對?故而俄羅斯是第一個,在大國博弈下,以身入局的五常之一。
印度則是第二個以身入局的地區強國,所謂的南亞霸主!第一個是以色列,所謂的中東小霸王。
所以在大國博弈下,凡還能茍住的強國,都證明了其實力的不凡,哪怕伊朗也是這樣,無非玩得太難看——但起碼也要比以色列、俄羅斯、印度好太多了吧。
其三:大國博弈很殘酷
這就是大國博弈的殘酷,誰是棋子,誰是棋手,往往是一瞬間的事。俄羅斯曾是公認的棋手,如今成色卻減半了。
印度也曾自認為是棋手,如今卻被普遍視為美國的棋子了。
而伊朗雖然一直被視為棋子,卻由于茍住了,還真不能說他是誰的棋子。
所以“以身入局勝天半子”,是高收益、高風險的買賣。印度自決定下場,開打印巴沖突之時,就注定了只能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是輸掉所有,也包括未來。第二種是完成“魚躍龍門”,成為地球真正玩家之一。
不過,必須要強調的是,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連“以身入局”的資格都沒有的,比如菲律賓……這個就不多談了。
總之筆者認為,當今能以身入局者,除了五常和已然“以身入局”的以色列和印度之外,還有德國、伊朗、土耳其、日本這四個國家了——其余者,都不具備資格!
這同時也證明了,德國、伊朗、土耳其和日本這四個國家,在綜合實力上要比印度和以色列都要強大,否則也不會茍到現在。
看懂了印巴沖突為何會爆發之后,關稅戰后中美終有一戰,是不是也就更容易理解了?概括說來就是,這一戰大概率不會直接爆發在中美之間的,但卻極有可能通過如下這三種方式爆發。
其四:三種爆發方式
第一種:裝備比拼。印巴空戰中,中國的殲十干掉了法國的陣風。但可知法國僅是美西方集團“二哥”的地位,猶如獅群一樣,美國才是真正的獅王!
隨著中國裝備,在這場印巴空戰后熱銷,大概率會在某天,跟美國的裝備,比如F16等再度迎來比拼。而比拼的地點,筆者認為:大概率是在中東地區!因為這里的以色列,已經是再度陷入瘋狂了。
特朗普在中東轉悠一圈,收取保護費時,卻是“三過以色列家門而不入”,已經被普遍解讀為:美國放棄了以色列!而以色列為了拉美國下場救命,曾搗鼓出“尋呼機爆炸”,引發全球對美西方產品的擔憂和拒絕,讓美國損失慘重。
所以,若美國還是不下場救以色列,那么以色列砸掉美國裝備的金字招牌,逼美國必須下場救命,也就不是沒這可能的!
第二種:代理人戰爭!大國博弈,比拼的是內力!而美國輸了關稅戰后,就證明了內力不如中國,必然會最終選擇熱戰翻盤了。但中美雙方打起來的概率,又是非常小的。
一則都經歷過二戰,為了避免被其他國家摘桃子。
二則是中美開打,這個世界也承受不起。
所以,美國必然就會尋求代理人戰爭了!
爆發地點,大概率還是在印巴或亞太!印度喪事喜辦,證明了其不服,只不過在蓄力或尋求更好裝備。
美國若想在博弈中翻盤,在亞洲這里就只能動用日本和印度——這就是石破茂,突然被曝受賄丑聞的原因。
第三種,屬于立威之戰。猶如當年美國發起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一樣,依靠魔幻般的表演作戰,宣告了:蘇式武器和作戰方式啥的,都是渣渣!
爆發地點,就要看日本有否手段,避免被美國當成祭品推出來了——因為筆者無論怎么分享,都最有可能爆發在中日之間。
須知正是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后(1990年8月2日 至 1991年2月28日),蘇聯宣告了解體(1991年12月26日)!總之只有打完這一戰后,世界才能真正消停下來。
不同點僅在于通過裝備比拼,相當于是間接干掉了美國的軍事霸權。
代理人之戰,相當于直接扒掉了美國的軍事霸權。
立威之戰,相當于擊垮美國軍事霸權的自信,讓其自動認輸!
須知軍事霸權,是任何一個帝國(霸權)最后的那根支柱。在這根支柱還沒有倒塌之前,任何一個帝國(霸權),都是不肯認輸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