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民政局財務侵吞低保戶電費補貼170多萬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2016年機構改革后,茶陵縣民政局下屬社會救助局撤銷,但未注銷的對公賬戶內仍存有2014至2015年未發放的電費補貼420余萬元,這筆涉及3萬多戶低保家庭的“保命錢”,因長期處于監管真空,被時任財務股股長的何艷盯上。
她先是于2017年以幫外甥攬儲為由,將106萬元轉入個人賬戶購買理財,甚至偽造“借條”企圖掩蓋;
2019年起變本加厲,直接挪用20萬元用于美容、裝修等個人消費,前后9次共侵吞170余萬元。
72歲低保戶唐秋珍,因連續兩年未收到每年約70元的電費補貼向巡察組反映,這才牽出了這個持續五年的“黑洞”。
經查,何艷作為會計竟獨掌銀行印鑒和電子印章,出納形同虛設,420萬元資金“趴賬”兩年無人過問。
2025年4月,何艷因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但170萬元贓款已被揮霍一空,3萬多戶困難家庭的補貼被拖欠長達10年。
三刀認為,民生資金的每一分都連著民心,任何環節的監管失守,最終都會成為扎在底層百姓心頭的一根刺。
這個掌管著3萬多戶低保家庭“保命錢”的財務人員,用五年時間以“螞蟻搬家”的方式侵吞170余萬元電費補貼,將黑手伸向每月僅70元的電費補助。
冰冷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困頓與掙扎,它撕開的不僅是個人“貪腐”的黑洞,更是基層民生資金監管的系統性問題。
他們明明知道,像72歲的唐秋珍老人每月只能依靠940元的低保金生活,這種節儉的背后,是她和老伴兩人身患多種疾病、藥費支出占去大半收入的現實。
卻依然在貪腐的道路上不斷試探,把遺忘在“僵尸賬戶”里的救命錢,堂而皇之地當作“唐僧肉”。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連救命錢都不放過,良心何在?
更令人發指的是,當唐秋珍老人因連續兩年未收到補貼向有關部門反映時,何艷仍試圖以“流程合規”為借口推脫責任,直到2024年8月才迫于壓力投案。
由此看見,這起案件還暴露出了基層財務管理的多重漏洞。
作為會計,何艷竟然獨掌銀行印鑒和電子印章,出納崗位形同虛設,420萬元資金“趴賬”兩年無人過問。
更荒誕的是,社會救助局撤銷后,對公賬戶未及時注銷,資金長期處于監管真空,為她的“螞蟻搬家”提供了絕好溫床。
當然,監管的潰敗不僅體現在資金管理上,更體現在對民生疾苦的漠視。
3萬多戶低保家庭的補貼被拖欠長達10年,期間竟無一人察覺異常。
這種“民不告,官不究”的惰性,讓民生資金成為某些人肆意妄為的“私人金庫”,這種對弱勢群體權益的公然踐踏,比“貪腐”本身更令人心寒。
何艷案絕非孤例。
近年來,從冒領殘疾人補貼到截留扶貧資金,基層微腐敗如同蛀蟲般侵蝕著民生底線。
這些案件的共同特征,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和監管漏洞,將紅利異化為權力尋租的工具。
正如一位村民所言:“很多福利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都是靠層層通知下來,中間只要有一環隱瞞,錢就進了別人腰包。”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類案件往往以“退贓+輕判”草草收場。
何艷雖被判有期徒刑五年,但其侵吞的170萬元已被揮霍一空,3萬多戶低保家庭最終僅收到部分遲到的補貼。
這種“犯罪成本低、獲利空間大”的畸形生態,正如網友諷刺的那樣:“五年貪污170萬,純利潤比打工劃算多了!”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何艷案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只有讓每個公民都能在法治陽光下平等呼吸,只有讓民生資金真正成為“暖心錢”而非“傷心錢”。
我們才能避免下一個“唐秋珍”的悲劇重新上演。
請【點贊】,點【在看】,把文章【轉發】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微信最近更新規則啦,只有星標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內容更新。記得:點公眾號頭像圖標—點右上角“...”—點“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更新啦~
歡迎加入我的付費社群,里面有時事熱點探討、好書推薦、往期被禁文章分享、公眾號寫作教學等,費用99元/年,歡迎掃碼加入: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