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楠/文 顧煒/攝 鄭芮/后期)夜幕四合,不如到博物館來一場夜游吧。5月18日晚,南京博物院518之奇妙夜如約上演,6199名觀眾齊聚南博,共赴一場超越時空界限的沉浸式文化盛宴。更震撼的是,南博首個原創VR大空間項目:“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預告片震撼上演,一則投影燈光秀挑起了觀眾的好奇心。
2025年是“南博奇妙夜”舉行的第十年,今年的活動通過有聲、有約、有影、有戲、有愛和有承等多元主題展開,展現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守護者,更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平臺。
一系列精彩絕倫的奇妙夜活動,為觀眾打造一場超越時空界限的沉浸式文化盛宴,讓觀眾在欣賞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科技為博物館帶來的無限可能。
當晚,投影燈光秀以“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為主題,通過超清光效,為觀眾帶來一場文博視覺盛宴,精彩的預告片吸引超多觀眾現場購買早鳥票。
據悉,2025年7月10日,南博將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VR大空間展覽,以鎮院之寶之一——明代中文版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為主IP,通過720°全景式、4K超畫質、LBE交互式數字VR新體驗,故事化、沉浸式呈現“大明的世界”。
燈光秀圈粉觀眾,同時博物館隨處可見的人工智能技術,為觀眾帶來新的體驗。比如,AI機器人就在歷史館大廳同主持人一起與觀眾互動回答問題。特展館還有兩名驚喜嘉賓“蘇軾”和“白居易”,他們穿越進南博奇妙夜,與觀眾一起朗誦詩歌。
24歲的數字人蘇軾以《舟中聽大人彈琴》追憶古樂,數字人白居易則化身《琵琶行》的敘事者,借“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通感筆觸,聯動唐代焦尾琴與潯陽江月夜場景,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喟嘆在古今琴弦間共振。科技賦能與人文敘事雙向交織,共同詮釋中華文化的永恒生命力。
沉睡的文物更加可觀可感,小朋友更能理解其中的歷史文化。夜游現場,每一個活動區域都圍滿了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還有許多人被機器人深深吸引。
“南博和機器人相結合,這令我感到很驚喜,機器人的講解,也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市民段女士帶著女兒打卡南博奇妙夜,她說:“希望孩子能夠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我們中國的文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