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辣椒,禁止搬運抄襲、AI洗稿,侵權必究)
隨著年齡增加,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都會逐漸退化,尤其步入中老年后,步行耐力下降、臺階攀爬困難,出行就面臨不少問題。
有不少老年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出去擔心會有摔倒的風險,從而減少外出頻次,這樣就會形成自我限制的惡性循環。
很顯然,當下中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適老化改造解決出行難題。今天小辣椒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5種出行方案,可以解決60-80歲老年人沒有駕駛證出行的難題,并且都是合法合規的,感覺一起來看看!
1、助力腳踏三輪車
注意,這里說的助力腳踏三輪車和休閑電動三輪車有很大區別。
助力腳踏三輪車以人力腳踏驅動為主,部分車型可能配備輔助電機,本質上是屬于非機動車的,因此不需要駕駛證。
↓↓↓下圖這類車休閑電動三輪車屬于機動車,上路要D證,車主注意!
并且三輪設計穩定性強,防傾覆結構安全性高,車體輕便且配有儲物空間,適合老年人短途代步或載物。
缺點:
助力腳踏三輪車,人力驅動對體力要求較高,長距離出行困難,需要體力較好的老年人使用,建議短途購物、社區內代步使用。
2、新國標電動自行車
最高時速≤25km/h,整車質量≤55kg(鉛酸電池放寬至63kg),需具備腳踏騎行功能!9月1日后改革的新國標電動車新規,不再強制腳踏!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合法合規,無需駕照,70歲以上可騎行;鉛酸電池車型可達50公里,滿足日常代步需求。
缺點:
車身重量增加(尤其鉛酸電池車型),推行困難,對體力弱的老年人不友好;取消強制腳踏后,電池耗盡時無法騎行。
3、共享電動車
共享電動車無需購車成本,隨用隨取,部分車型優化設計(如低跨步車架、穩定重心)以適配老年群體,需通過手機掃碼解鎖,無駕照要求,16歲以上即可使用。
缺點:
依賴智能手機操作,存在數字鴻溝問題;車輛維護參差不齊,可能存在剎車失靈等安全隱患;覆蓋區域有限,農村或偏遠地區難以普及。
共享電動車更適合生活在城市,熟悉手機操作的老年人。
4、公交車
為了改善老年人的出行質量,近兩年不斷有敬老專線、愛心公交等,幫助老年人更好的享受到公共出行帶來的便利。
公交車敬老線路提供“緩起步、多等待”等服務,針對70歲以上老年都是免費使用,江蘇無錫還推出了專為老年人打造的微巴士,支持定制化公交路線,非常適合老年人購物、出行、就醫。
缺點:班次間隔長,偏遠地區覆蓋不足;需步行至站點,對腿腳不便者不友好。
5、超標電動車
超標電動車正在逐漸退市,由于車速、重量等參數超出新國標,部分車型因過渡期結束面臨淘汰。部分農村地區監管寬松,短期仍可使用。
缺點:過渡期后上路屬違法,面臨扣車、罰款風險。
針對解決老年人出行的痛點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議呢?歡迎留言討論。
創作不易,感謝您點亮?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