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大量的小型游離天體,這些小行星可能會受到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而墜入其中,造成撞擊,那么,小行星撞擊所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最為嚴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就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以前,也正是這一次撞擊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面對如此突然的天災,恐龍的心情到底有多么絕望呢?恐龍沒有辦法通過文字將這種絕望記錄下來,但它卻被地球的巖層所銘記。地質學家在進行考古研究的過程中,曾發現了一塊形成于6500萬年以前的巖層,其厚度竟然達到了2公里。
什么樣的巖層竟然如此之厚呢?
通過地質分析,科學家發現這塊巖層是由大量巖漿噴發后在地表凝結形成的,而在這些巖層之中還存在著眾多恐龍的遺骸。據此,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情形。那是一個像往常一樣普通的日子,忽然之間,天空閃過一道火光,小行星以雷霆萬鈞之勢沖向地球,撞擊瞬間引發了強烈的地震,山巒崩塌、地表出現裂縫,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恐龍受到了驚嚇,它們開始四處奔逃。
然而,它們并不知道該逃往何方,也沒有地方讓它們逃跑。
在離海岸較近的地區,數百米高的海浪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陸地,大量的恐龍如同塵埃一般被裹入其中。與此同時,位于內陸地區的恐龍也被另外一種紅色的“海浪”包圍,撞擊觸發了大規模的火山噴發,熾熱的巖漿不斷從地底涌出,就如洶涌的洪水一般,所過之處全部化為一片焦土。恐龍被巖漿包圍,無處可逃,很快它們便被巖漿吞噬,沒入其中。當巖漿冷卻化為巖層,它們便也成為了這巖層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撞擊導致的各種急性反應逐漸褪去,但這并不意味著災難已經結束,反而只是開始。
隨著火山的噴發,大量有害氣體和火山灰隨之涌出,這些物質彌漫在空氣中,使空氣變得渾濁不堪,恐龍們的呼吸開始變得艱難,包括恐龍在內的很多生物甚至都出現了窒息的情形,大量生物因此而死亡。經歷了這一切,卻依然還活著的恐龍也并非幸存者,它們只是延緩了死亡的時間,接下來它們將面臨更嚴酷的挑戰。
大量的灰塵碎屑仿佛一道巨大的帷幕,將陽光完全遮蔽了起來。
沒有了陽光,地球表面的植物開始枯萎,很快以植物為食的恐龍就要面對食物短缺的境況,而這一次并不像以往那樣可以通過遷徙來解決,因為災難已經覆蓋了整個大陸。食草恐龍的死亡進而導致了食肉恐龍陷入饑餓,曾經的伙伴變為了競爭對手,弱者變為食物,強者也只是短暫延長自己的生命,不久之后,恐龍這種地球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生物終于徹底走向了滅絕。如果不是這一次天外之災,很難想象有什么原因能夠導致這種強大生物的徹底消失。
恐龍的遭遇令我們領略了小行星撞擊的恐怖,那么未來這種撞擊還會發生嗎?
客觀的來講,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但人類不同于恐龍,我們可以通過觀測,對小行星的運行軌跡進行判斷,時刻監測那些對地球存在威脅的小行星,如果真的有某顆小行星奔著地球而來,我們也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盡管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摧毀某顆小行星,但通過撞擊來改變它的運行軌跡是可以做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