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學君,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如何反駁“證明不了外星人不存在,外星人就存在”這個邏輯?
咱們暫且不聊外星人,先來做一個關于“茶壺”的思想實驗。想象一下,我非常嚴肅地告訴你:“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有一個陶瓷茶壺,正沿著一個橢圓軌道圍繞太陽公轉。”
你聽完多半會問我:“這個茶壺在哪里?”這時候,我兩手一攤,回答你:“這個茶壺小得任何望遠鏡都觀測不到,我們根本看不見,不過雖然看不見,但你也不能證明它不存在啊,既然你證明不了它不存在,那我說的那個茶壺就是存在的。”
現在,你是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我這個人簡直是在無理取鬧?實際上,這個“茶壺論證”,其實是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上個世紀提出的。他用這個看似荒誕的比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你不能證明其無,則其為有”這種邏輯的荒謬之處。
這個邏輯謬誤,被稱為“訴諸無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其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我們不知道某件事是假的”作為“證明它是真的”的依據。
你看,不能證明茶壺不存在,這說明了什么?其實只說明了一件事: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有限,“不能證明”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個茶壺,可是這絲毫沒有提供任何關于“茶壺存在”的正面證據,把這種“不能證明”,偷換概念,變成了“它存在”的證據,這就是邏輯謬誤。
現在,讓我們回到外星人的問題上。當一個人說“外星人存在”時,他實際上提出了一個“正向斷言”,也就是一個“有”的論斷,而在科學探索的世界里,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誰主張,誰舉證”。
這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誰提出了一個觀點,誰就有責任拿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這個“舉證的擔子”,應該由提出主張的人來扛,而不是讓反方去扛那個“證明其不存在”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擔子。
為什么“證明不存在”這么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還是用外星人來舉例。要證明外星人存在,理論上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找到一個就行了。
比如,我們接收到一段來自外太空的、明顯是智慧生物創造的信號,或者在某個系外行星的大氣里,發現了只有智慧文明才能產生的特定氣體組合。
再或者,(雖然可能性極小)一艘外星飛船降落在地球上,讓我們親眼所見。只要有一個這樣的實錘證據,我們就可以確定外星人的存在。
但反過來,你要如何證明全宇宙“不存在”外星人呢?從理論上來講,你需要搜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在所有的時間維度里(因為他們可能在人類出現前就滅絕了)都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的跡象。
這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我們連自己的太陽系都還沒探索明白,更別提整個宇宙了。所以,“證明外星人不存在”,就好像讓我們去“證明那個軌道上的茶壺不存在”一樣,都是在要求我們完成一個不可能的證明。
因此可以說,“證明不了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就存在”這個邏輯,其實就是典型的“訴諸無知”。而正如前文所言,“訴諸無知”其實就是一個邏輯謬誤,既然是謬誤,那這個邏輯就不成立。
一個簡單的反駁方法就是,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讓對方拿出“外星人存在”的證據。
那么,科學家是怎么看待外星人這個問題的呢?實際上,科學家給出的觀點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存在的證據。”
實際上,為了尋找證據,科學家們一直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他們用巨大的射電望遠鏡,日夜不停地掃描天空,希望能捕捉到一絲不尋常的信號,也在分析遙遠系外行星的光譜,尋找可能存在的“技術簽名”——那些可以證明智慧文明存在的非自然現象。
這些行動都說明,科學界對尋找外星人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是,這種熱情是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的。在找到確鑿的證據之前,科學家們會非常誠實地告訴你:“我們不知道”,這并不不丟人,反而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態度。
總而言之,宇宙那么大,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但在找到確鑿的證據之前,將“可能性”直接等同于“必然性”,并用一個錯誤的邏輯來為之辯護,這既不科學,也無助于我們真正地理解宇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