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成人容易發現1歲半以后的孩子語言及字詞匯產生快速的累積及進步,譬如有意義句子的出現。的確,1歲半~2歲以后的兒童語言爆炸期發展,奠定日后語言與智力的重要基礎。然而,學語前期與學語期分別有不同的引導重點。
學語前期:
(1)多利用手勢及聲音的配合來與孩子互動
(2)鼓勵孩子利用發出聲音來引起成人注意
(3)與孩子玩發出不同的聲音,如大象的、火車的、狗狗的
(4)學語聲出現時給予更多的回饋(如贊美)
學語期:
(1)鼓勵多元仿說,如物品名稱、食物、動作、身體部位
(2)鼓勵仿說短句并適當的拉長句子
(3)讓孩子自己描述事件
(4)增加親子共讀,聽說故事的時間
(5)增加不同的生活經驗,開放親子互動分享的時間
嬰幼兒的語詞匯發展一般要項及范例,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說明。
發聲期(0~1歲)呀呀學語,發出不同聲音及語調驚訝聲、哭笑聲等。
單字期(10個月~1.5歲)有意義語言的出現,會叫爸、媽…爸、媽、姨等有意義的較好的單字。
雙字期(1.5歲~2歲)有些許固定的雙字詞汪汪、喵喵、狗狗、花花、我要。
語匯重要變化期(2~3歲):2歲前期會開始想利用字詞來造句(如“要車”:表示想要玩汽車);2歲后期為好問期,問“為什么”時期。
仿說期(3歲~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經常重復大人的話,或仿說句尾的幾個字3歲前期可以仿說復雜句:如“花園有蝴蝶和蜜蜂”。
簡單句期(5歲)可以說出許多自己的簡單短句簡單句如“大野狼出來了”、“我們要開車出發了”、“大家要玩玩具了”等。
復合句期(5歲)運用復雜的句子及語言可以出現“因為……所以……”的造句,句子里運用正確的動詞“跑、跳、走、玩”等。
語句增長成熟期(6歲)表達中更有因果關系,并用2~3個以上的句子來表陳述可以復誦復合句,如“中午吃飯,有一碗白飯,一盤青菜和一碗湯”。
如果發現孩子的語言發育存在滯后,那么家長也不要再猶豫,請及時到專業機構為孩子尋求有效的干預方案,在專業的康復訓練下,語言遲緩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對孩子的影響將降到更低。
注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