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標簽話題#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里就能管用嗎#,被推送給W君。這屬于看到就想笑的一類話題。
“原子彈爆炸時,跳到水里能保命嗎?”——又是一個熱榜常客,屬于典型的“影視腦熱病”標簽話題,毫無現實基礎,卻屢屢被當真,一看就知道是被好萊塢電影和短視頻誤導久了。
在之前給大家聊過一個電影的文章《一個可以封神的電影標題,西方 100 年無人超越,放在中國也無解》中給大家提到了一個概念叫做“天降機神”。
指的就是那種劇情編不下去了,就突然給主角從天而降一個奇跡道具或設定,強行續命、翻盤、無敵。
在軍事、戰爭題材的電影里面其實有99%的情節是不合理的,原因也很簡單,如果一個面向大眾的影片是以“追求合理”為立意點來拍,無非是兩種結局:第一,不可能通過任何國家的作品審查;第二、觀眾從劇情到場景都無法理解從而無法觀看。所有的公映出來的電影都是如此了。
但正是這些影視作品的傳播讓所有普通人有了一定的“軍事認知”,一些12.7mm機槍彈可以把人攔腰打斷、一枚手榴彈可以炸塌一間房等等“劇情合理”認知就漸漸的被大家所接受了。這其實就是現實版的“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之前W一直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地獄尖兵》,其實也是為了迎合大眾拍得硬核一些罷了,但如果非得說軍事細節,其實也是99%不合理的。例如進攻小隊遇到自動榴彈的伏擊:
下一個鏡頭,這個小隊還可以組織反擊:
其實真實的情況就是到這里可以放字幕了,黑底白字的上卷字幕——對戰爭中遭遇伏擊的小隊進行哀悼,他們是 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
而導演沒有按照真實的情況去做劇情走向也是因為劇情需要,畢竟還得留下一些演員去繼續演戲,要不然這樣的劇誰看呢?
而“跳水保命”這類說法,正是現實版的“天降機神”:你不需要防護服、不需要躲避掩體、不需要距離優勢,甚至不需要科學知識,只需要一個深水池子,就能從核爆中活下來?現實情況下就是“做夢”!
對于這種問題,W君的態度就是這樣的,看電影看電視劇樂呵樂呵就得了,別太深究。影視作品之假已經是普遍共識了,世界上最真實的影視作品其實就是島國愛情動作片了,除此之外大部分都別信。
當然了,如果是別的軍事博主寫到這里也就結束了,在W君這里還得告訴大家為什么核彈爆炸跳到水里并不能保命。那么咱們就來說一些反直覺的現象:
第一、水是不可壓縮介質,可以加強沖擊波的傳遞:
在這一問題上其實很多人會有一個基礎概念——魚雷比導彈對軍艦的傷害大多了。
當一枚導彈命中一艘軍艦的時候,往往會導致軍艦的上層建筑損毀,但很難對軍艦的主體進行破壞,而一枚魚雷命中軍艦的時候則很有可能把一艘3000-5000噸級的軍艦攔腰打斷。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水是不可壓縮介質,可以高效的傳遞能量和壓力。這樣一來爆炸的能量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作用于船體導致一發魚雷就可以將軍艦攔腰截斷。
那么到了核彈爆炸沖擊波的問題上,大家怎么腦子不靈光了呢?
來看核彈爆炸,很多人看這個視頻的時候覺得圖片中的白圈代表了沖擊波,實際上這個白圈是水在超壓作用下產生壓縮并且開始位移,在沖擊波過后,壓力有驟然下降導致水出現空泡效應冒出的氣泡,實際上真正的沖擊波鋒緣在圖片所指的箭頭部分。
對比這張圖,你再反復去看視頻就能體會核爆炸沖擊波在水中傳播時候的可怕之處了。
實際上,由于水的不可壓縮特性反而會讓沖擊波傳遞的更遠。如果看到核彈爆炸,迅速的跳到水中,可以潛到水下3米的深度。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模擬圖表:
你會發現雖然從整體上沖擊波的強度在大幅度削減,但是3米的位置上依然遠高于絕對致死的1.5Mpa壓力,其實和水面上的壓力差別也并不是特別大。
如果我們看三維流場你會發現一個更反直覺的現象:
在0米以上是空氣介質的沖擊波傳播你會發現它的等壓區域更小一些,而到了0米以下的水下傳播,則是有著數倍的空氣傳播范圍。
其實,還是可以參考前面的動圖,你會發現上面的三維流場圖是和動圖中水上爆炸區域以及水面上的白圈范圍是有一致性的。
所以結論就是——核彈爆炸后跳到水中反而是一個更加危險的事情。
不過,這個圖就是揭示了一個基本的介質沖擊波傳播原理,其實并沒有考慮波在傳播的途中的介質反射效應。加入介質反射效應后水下傳播范圍并沒有大得那么夸張,但也是要比空氣中要大很多的,咱們就沒必要再浪費計算資源進行計算了。
理論說完了說事實:
其實在廣島核爆炸的時候,在小男孩爆炸的投影范圍內就有河流經過——元安川與本川。
但至今并沒有任何記載這條河救了任何一個爆炸親歷者的性命,相反文獻記載了以下內容:
河邊的大量人群被直接蒸發,連影子都被定格在橋面與石階上;
有人被炸飛入河中,但不是活著,而是已經燒焦或內臟破裂失去意識;
戰后救援人員在河道中打撈出成百上千具尸體,而非“幸存者”。
到這里,咱們得說一下重點了——在核彈爆炸的時候其實并不存在一個標準化的防御流程的。核彈的攻擊方式主要是熱輻射、沖擊波、放射性沾染。在核彈爆炸的一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能,這種熱能主要會以中子束和光輻射傳播,距離爆炸心1000米的距離上也只需要3微妙就可以到達,所以當你“看”到了一枚核彈爆炸,其實它對你的傷害就已經基本完成了。
其實這方面的核爆炸“防護”只有一個參考變量叫做“距離”熱輻射的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當核彈爆炸,一切就已經定格,沒必要用跳不跳進水里這樣的想法找“心理安慰”。跳或者不跳這樣的具體舉動和你能不能在一次核打擊中活下來幾乎沒有半毛錢關系。
至于前面討論的那么多的沖擊波的事情,那是核彈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摧毀建筑物所保留的必要輸出手段。本身并不完全是用來殺傷有生力量的。在一定距離上,沖擊波到來前,這個人就已經早就在幾秒鐘前被熱輻射殺掉了。
看這張動圖,注意到沖擊波來臨前地面上升起來的黑色煙柱了沒?這些是核試驗的時候放在現場的動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