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給患者做B超檢查的時候,經常遇到病人有疑問:
“醫生,為什么我的內膜前幾天是A型,今天變成了C型了,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醫生,C型內膜能移植嗎?”
今天我們就簡單談談關于子宮內膜的“ABC”。其實這是B超下子宮內膜最常見的三種形態:A型、B型和C型。
(1)A型內膜
常見于內膜增生早期(月經第6-10日),此時月經基本上已經干凈,內膜開始變厚,厚度約為4-9mm,超聲下能看見清晰的三條線,構成“三線征”,又稱“嘴唇樣”。
備注:外層和中央為強回聲線,外層和宮腔中線間為低回聲區或暗區。
(2)B型內膜
常見于內膜增生晚期,在接近排卵期時或者排卵后不久,排卵時內膜厚度約為9-12mm,超聲下的表現為三線增粗變模糊。
(3)C型內膜
常見于黃體期,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經來潮前,厚度約10-14mm,在超聲下看不見三線。
1、子宮內膜厚度達到多少移植好?
適合胚胎種植的子宮內膜是8-12mm,胚胎移植時子宮內膜厚度能達到7mm,就達到移植的最低要求,內膜厚度達到9mm及以上,移植成功的可能性比較高。
<6mm屬于內膜過薄,應結合雌激素水平、卵泡大小或藥物劑量,或者子宮內膜是否損傷等情況考慮解決辦法。
>14mm內膜過厚應排除子宮內膜增生、息肉、炎癥等情況,有問題針對性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月經期行B超檢查,由于在經期,子宮內膜開始剝脫,新的子宮內膜剛開始生長,此時子宮內膜厚度<4mm是正常的,無需擔心。
2、C型內膜可以移植嗎?
如果采用人工周期進行內膜準備,一般在卵泡期做超聲監測,所以看到的子宮內膜多為A型或者A-B型。然后醫生會用藥物調理到比較理想的狀態,后進行胚胎移植。
出現C型子宮內膜,一般先不進行胚胎移植,會排查下原因,例如檢查有無子宮內膜增生或炎癥等其他病變。
如果排查原因與疾病無關,監測仍為C型,也可以嘗試移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