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問題正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發布的《世界精神衛生報告》顯示,全世界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相當于世界上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正在經歷精神健康的挑戰。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問題不僅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中國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從預防到治療,從個體心理健康到全民心理健康……近年來,中國逐步建立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和單位盡力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形成了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體系,在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需求上取得顯著成效,助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全方位、多元化、大聯合的工作格局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發生6.2級地震。這場異乎尋常的災難,打破了人們的心理防線。有人驚恐、悲痛,有人失眠、做噩夢……在那個緊急時刻,心理援助立刻啟動。省級心理救援隊第一時間到達災區,并在各村設立心理疏導室。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抽調全國心理救援專家,組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救援隊。最終,在72小時的黃金時間內,沒有發生嚴重的急性應激反應,當地群眾平穩度過沖擊期。
當前,中國守護居民心理健康的防線越織越密、越扎越牢。除了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加大、相關設施條件持續改善外,多部門聯動支持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的體系逐步建立,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大聯合的工作格局。
2016年,22個部門聯合印發我國第一個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宏觀指導性文件——《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從如何提供服務、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提出強化政府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完善服務網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服務重點人群、培育心理健康意識。
中國設立了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搭建各部門、各領域交流平臺。各地方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精神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或多部門協調機制。鄉鎮(街道)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成立由精防人員、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家屬等組成的關愛幫扶小組。各地方普遍設立精神衛生防治技術管理機構,承擔預防、治療、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投資精神健康就是在投資更好的生活和未來。近年來,中國財政投入106億元,改擴建540余所醫療衛生機構,為600余所醫療衛生機構配置精神??苹踞t療設備。中國不僅支持各地省級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建設,也支持精神福利設施建設,還設置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帶動全國精神??祁I域建設與發展;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提高了精神障礙診療規范化水平。
各地履行屬地責任,將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強化部署落實。中國啟動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將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推向了新階段,各地方、各部門將其與社會工作、城鄉社區服務、志愿服務、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學工作、醫療衛生服務等相融合,邊探索邊總結邊推廣。
主動走向社會、走向基層、走向百姓
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求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同樣堅持預防為主,面向全人群服務,衛生健康服務不斷拓展方式與內容,主動走向社會、走向基層、走向百姓。
“每個地市至少有一家醫院提供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服務;推進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的應用;全國舉辦超過5000場次國家和省市級專家心理健康知識講座?!?024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2025年在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組織實施8件為民服務實事項目,心理健康是其中重要的內容。
心理援助熱線規范化建設在中國起步早、進展快。截至目前,中國各省份共設立心理援助熱線600多條,累計接聽電話超過460萬次。截至今年5月1日,“12356”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號碼在各地均已開通,向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務。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科普宣傳在中國有聲有色,不僅有國家級健康科普專家庫、書籍,還有兒童心理健康家長直播課。自1996年起,中國每年都會組織全國各地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普及相關防治知識,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全社會提高認識,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營造全社會支持精神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
心理咨詢行業在蓬勃發展。中國積極推動城鄉社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吸納社會力量為社區居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鼓勵支持全國約4000家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配備心理咨詢師6000余人。各地通過地方立法或制定規范性文件等,對心理咨詢內涵標準和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人員的資質要求進行規范,加強管理。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的支撐力量越來越強。其中,人才隊伍建設和科研工作尤為突出。比如,中國持續開展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累計培訓1.9萬余人,其中1.5萬余人已轉崗或加注精神科執業資質,1.2萬余人已從事精神科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國醫師執業注冊范圍中含“精神衛生專業”的醫師達7.2萬人,每10萬人口精神科醫師數達5.1人。
呵護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
全球精神衛生問題日益凸顯,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尤其值得關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2021年世界兒童狀況》顯示,全球每7名青少年中就有1人以上患有精神障礙。
中國持續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建設,在地市、縣兩級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在全國1600余家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兒童心理保健服務。中國組織研發了適合基層兒童保健人員使用的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征象篩查表,并將其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為0~6歲兒童提供13次篩查服務。建立健全鄉級初篩、縣級復篩、專業機構診斷康復的兒童孤獨癥等篩查干預體系。此外,還開發了符合中國青少年特點的心理健康服務包和同伴支持工具包,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農村困境兒童心理關愛等。強化心理健康師資隊伍配備。據不完全統計,中國92.4%的小學和95%的初中配備了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95.5%的高校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備專職教師。
除了中小學,高校也積極行動。以中南大學為例,該校所有學院建成標準化成長輔導室,配備專業輔導團隊,將心理危機預防干預關口前移,讓學生大部分成長類困惑在學院得以解決;學校建立校園心理危機排查網絡、心理危機干預醫教協同平臺,通過與三甲醫院的合作,在就醫、疾病診斷、住院治療、休復學評估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專業與便捷的服務和指導……
精心呵護兒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為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自2022年以來在全國超過4000個社區(村)開展老年心理關愛行動。各地按要求對老年心理關愛點常住65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心理健康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心理關懷、隨訪管理和轉診推薦等分類干預服務。
為強化精神障礙人員綜合服務管理能力,中國建立了嚴重精神障礙人員全流程服務管理體系。自2004年起,設立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自2009年起,將居家嚴重精神障礙人員的健康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目前,中國已基本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70%左右。自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目錄共新增近20種精神障礙藥品,并通過談判引導部分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救助制度,為困難精神障礙殘疾人發放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殘疾人補貼等。
中國用擔當與實干全力守護著每一顆心靈,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舊如此。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編輯:管仲瑤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