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劉芳)無障礙生活共情體驗、健康守護科普體驗、科技助殘前沿體驗……5月18日,第35個全國助殘日,濱州醫學院“破繭成光 逐夢綻放”主題活動在校園內火熱開展。活動現場,科技助殘與暖心捐贈交織,殘健學子共融互動的場景,生動詮釋了這所醫學院校40年來堅守的仁愛初心。
“無障礙電影觀影體驗時,我才真正理解了視障同學的世界。”首批體驗者之一、2022級應用心理學宋凱同學摘下眼罩后感慨道。活動中,三大主題板塊、十大體驗項目讓參與者深度感知特殊群體的生活:“無障礙生活共情體驗”,涵蓋無障礙電影觀影、蒙眼黑暗行走、手語互動交流、盲文扎寫實踐等內容,通過還原殘疾人大學生的真實學習生活場景,激發對殘障人士的理解與關愛;“健康守護科普體驗”,聚焦聽力、視力與心理健康三大領域,開展專業體檢與科普活動,幫助學生們科學掌握視聽力保護方法,提升健康管理意識;“科技助殘前沿體驗”,特設智能仿生手功能演示、防摔馬甲試穿等項目,以直觀互動形式展現科技助殘成果,讓參與者零距離感受科技創新賦能殘障群體的無限潛力。在串珠手工區,視障學生靈巧的指尖翻飛,教授普通同學編織手鏈。“觸覺是我們的‘眼睛’。”一名視障學生笑著說。這種“以長補短”的互動,正是濱州醫學院“殘健融合”理念的縮影。
全方位助殘是濱州醫學院助殘日主題活動另一特色。在活動捐贈儀式環節,一份份充滿關愛的“大禮包”讓人暖意融融。煙臺市殘疾人聯合會為學校撥贈殘疾人大學生康復與人才培養專項資金200萬元,用于重點保障殘疾人大學生的康復治療、專業技能培養、教學設備升級、無障礙環優化及心理健康服務;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針對視障、肢體障礙等不同殘疾類型,精準配備價值20萬余元的助視器、盲杖、智能輪椅等適配設備:煙臺市萊山區紅十字中心為殘疾人大學生捐贈價值10萬元藥品。
社會愛心企業也踴躍參與,由煙臺豐金集團設立的“豐金救急幫困”專項助學金自2020年設立至今已幫助近200名殘疾大學生解除經濟困擾,高質量完成學業。殘疾人大學生以手語歌舞《世界贈予我的》和自制串珠中國結回饋社會,溫情涌動。此外,學校與4家單位共建實踐基地,旨在深化校地共建,加力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融合發展。
今年也是濱州醫學院殘疾人高等教育創辦40周年。40年來,該校探索形成了“殘健融合、教康結合、學用合一”的殘疾人人才培養“濱州醫學院模式”,為社會培養了1289名殘疾人醫學人才,為促進國家殘疾人事業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者:魏海政 劉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