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將過半,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或許要變了。國家這次不僅“動嘴”,更是直接下場“拆雷”,從資金注入到政策松綁,一套“組合拳”打得又快又準。
有人說,現在賣房的人,可能要拍斷大腿;也有人說,樓市還沒到底,得趕緊套現。
到底該不該賣?下半年市場會怎么走?咱們今天就來嘮明白!
01|三大“猛藥”,樓市要翻身?
第一劑猛藥:國家砸錢5000億,專治“爛尾樓”
以前買房最怕啥?爛尾!
但現在國家直接掏真金白銀解決問題。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已有2000億資金火速到位,盤活了全國6000多個停工項目,超80%的工地重新開工。
比如鄭州的“翰林華庭”,之前爛尾三年,鋼筋都生銹了,現在搖身一變成了“綠城·沐春歌”,業主們終于能收房了!
更猛的是,下半年還要再投3000億,重點支持保交樓。說白了,國家就是告訴老百姓:“放心買,爛尾的事我們兜著!
第二劑猛藥:首付降到15%,利息比存款還低
買房門檻有多低?現在100萬的房子,首付只要15萬,比買輛好車還容易!
房貸利率更是跌到“白菜價”,部分城市甚至跌破3%,比存銀行的利息還劃算。
銀行也卷起來了,為了搶客戶,有的直接喊出“首付分期”“利率打折”。
這種力度,剛需和改善族怕是忍不住要出手了。
第三劑猛藥:不拼數量拼質量
以前開發商玩的是“高周轉”——蓋得快、賣得快,結果房子質量差、債務堆成山?,F
在政策調頭了,國家明確要求:“別光蓋樓,要蓋好房子!”比如更安全的抗震設計、更節能的綠色科技,甚至陽臺白送面積。
這一招直接讓中小房企“瑟瑟發抖”,沒實力搞品質的要么被兼并,要么淘汰出局。而對買房人來說,未來能住上“性價比之王”的好房,才是真香!
02|四大信號顯示:樓市真的在回暖
信號1:一線城市房價,漲得比工資快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5年2月,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房價格環比漲了0.4%-0.5%,核心地段的老破小也跟著起飛。
比如北京西城的“老破小”,掛個名校學區,30平米能賣到1000萬,單價直接碾壓豪宅。上海閔行的高端小區,漲幅甚至沖到了19%,買房的和賣房的都笑醒了!
信號2:成交量猛增,深圳、杭州賣瘋了
政策松綁后,市場立馬“活”了。3月份,深圳二手房網簽量同比漲了58%,北京、上海也漲超30%。
二線城市更夸張,杭州成交量飆升68%,廈門、成都緊跟其后。
就連中介都感慨:“帶看量翻倍,晚上十點還在簽合同!”
信號3:改善房成“新剛需”,越大越好賣
現在買房的人不光圖有個窩,還要住得舒服!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2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成交占比比去年高了5%以上。
尤其是三胎家庭,直接瞄準四居室,開發商也趁機推出“第四代住宅”,送花園、送露臺,得房率超過100%,誰看了不心動?
信號4:土拍市場搶地,房企賭未來
土地市場是最誠實的“風向標”。今年一季度,杭州一塊地溢價率沖到70%,樓面價刷新紀錄;上海、成都的優質地塊也被瘋搶,平均溢價率超20%。
房企敢這么砸錢,就是因為看好下半年樓市反彈?,F在抄底拿地,明年就能賺一波。
03|普通人該咋辦?記住“兩要兩不要”
第一要:只買“硬通貨”,別碰“雷區”
硬通貨1:地鐵口次新房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比如成都天府新區、杭州未來科技城,這些跟著規劃走的區域,房價三年漲了50%。記住,離地鐵站別超3公里,超過的統統算郊區!
硬通貨2:學區老破小
北京西城30平的老破小,掛個“實驗二小”的學區,掛牌價秒殺湯臣一品。政策再變,學區房永遠是硬通貨,尤其是核心城區的“舊改”優先區。
硬通貨3:低密度洋房
11層以下的小洋樓,容積率低、住戶少,住著不憋屈。反觀超高層,電梯等半小時,拆遷還沒人接盤,妥妥的“不動產”。
第二要:三四線趕緊逃,一線抓緊挑
三四線城市庫存壓頂,比如某北方小城,房子比人多,掛牌三年都賣不掉。
反觀一線和強二線,像深圳南山區、杭州錢江新城,優質地塊一房難求。記住,“核心區>郊區,南方>北方”。
兩不要:別跟風,別貪便宜
不要碰超高層和郊區盤
超高層公攤大、維修貴,拆遷更是難上加難;郊區房看著便宜,但沒學校、沒醫院,買了就是“不動產”。
不要盲目拋售
如果手里是核心地段的優質資產,現在低價甩賣,可能錯過下半年的反彈。比如深圳寶中的二手房,4月成交價已比年初漲了8%,拿住了才是贏家。
寫在文末:賣不賣房,得看你的“底牌”
2025年的樓市,就像一場牌局。有人手握“學區+地鐵”的王炸,有人捏著郊區高層的爛牌。政策底已經明朗,市場底正在浮現,但城市分化會越來越狠。
如果你是三四線的房東,趁著政策熱度套現,或許能及時止損;如果是一二線的業主,不妨再等等,好房子永遠是稀缺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