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經中國傳承人大數據庫中心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審核,認為上海市馮靖超同志申報的“中醫長壽文化”具有傳承價值,符合申報條件,準許入庫傳承人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并授權使用受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傳承人及圖”牌證。
馮靖超(字:容軍),他不僅是“中醫拔罐創新療法”的中國傳承人,還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非遺傳承推廣平臺委員等重要職務,在中醫領域造詣深厚,尤其擅長中醫六術(針、灸、砭、按蹺、湯液和養生導引術)內調外治綜合療法。
馮靖超出生于中醫世家,其傳承之路有著深厚的家庭根基。如今已 86 歲高齡的父母是他中醫傳承的第一受益人,在馮靖超的悉心指導下,父母堅持應用傳統中醫食療藥膳調養身體,并習練傳統中醫長壽功法,至今仍精神矍鑠、身體康健。在傳承推廣方面,馮靖超成果豐碩。他已收有四名弟子,將中醫技藝傾囊相授。同時,他自營的養生館內,眾多客戶也積極應用和習練他所傳授的中醫養生方法。多年來,他積極參與和舉辦各類中醫相關活動達百多場次,為中醫文化的傳播貢獻了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馮靖超在楓涇古鎮內精心打造了“中醫長壽文化館”和中醫養生館。中醫長壽文化館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古鎮北大街 353 號,這座前后三進兩層的建筑占地面積近百平方,布局合理且功能多樣。一樓作為展覽展示和茶飲空間,陳列著豐富的中醫長壽類書籍、圖文等展品,還提供中醫代茶飲(含長壽養生茶),讓參觀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時,感受中醫長壽文化的魅力;二樓則是中醫論壇和長壽養生功的分享與習練空間,為中醫愛好者和養生人士提供了交流與學習的平臺。目前,該館已初具雛形,配套的中醫養生館則位于臨近的思古弄 7 號內。
中醫長壽文化館所在的楓涇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醫文化是該鎮的主要特色之一。歷史上,這里名醫輩出,如明朝隨鄭和下西洋的太醫陳以誠等。如今,鎮內有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楓涇小學等機構,還設有“孝親敬老獎”,百歲老人多達 15 位,這些都為中醫長壽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傳統中醫長壽文化和技藝作為中醫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承載著人類對健康長壽的終極追求。馮靖超表示,他將繼續致力于中醫文化的傳承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醫長壽文化,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中醫長壽文化將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為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更多的福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